中國大陸華東(上蘇杭‧寧波‧南京‧無錫‧溫州‧黃山‧千島湖‧九華山‧江西南昌)
去過一次江蘇,這輩子都不願意走了
中華人民在吃上所下的功夫不亞於千年。
說起吃,地大物博的國土上,每個地理都延續出了獨特的特色。
從古至今為人認可度最高的無非是八大菜系──魯、川、粵、蘇、浙、閩、湘、徽。

八大菜系各都讓人垂涎三尺,今天我想說蘇菜。
江蘇菜,簡稱蘇菜。

論起口感,
假使魯菜好比講究禮儀廉恥的士人,
川、湘菜如同內涵豐富、才藝滿身的江湖術士;
假使粵菜看起來像風流儒雅的公子,
蘇菜就宛如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
蘇菜的美好在於善用清淡的口感保留食材的本味,撒上些許糖調鮮,配以或燉、或煨、或煖的技藝調製,在平和的口味中吃出四季的精采。

蘇菜以其刀工出名,當年文思豆腐初次紀錄於《舌尖》時,一手刀切豆腐絲的絕技驚艷了無數人,展現了淮揚菜的精與細。
江蘇,印象裡是小橋流水、烏篷古鎮、美景遍地的避世之城,本以為美景攝人心,卻沒想到最後讓你不願離去的原因,竟然不是景而是食。
說到蘇菜,毫不誇張的說隨便拎出江蘇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能獨當一面,南京、蘇州、揚州、無錫…
01
南京
南京,古稱“金陵”,擁有四千多百年的建城歷史。
南京菜尤其鍾情於吃鴨,南京板鴨、鹽水鴨、桂花鴨、金陵烤鴨、八寶葫蘆鴨…
“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南京”

/ 南京烤鴨 /
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炙鴨”,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日食一隻。
南京烤鴨大多是明爐烤製,另配湯汁,湯汁極為考究——有鬆仁、瓜仁、芝麻以及各種調味料,淋上一勺,香氣四溢。

/鹽水鴨 /
鹽水鴨是南京代表菜之一,流傳至今已2500多年,縱使朝代更迭,盛名不減分毫。

白嫩的鹽水鴨皮、晶瑩剔透,汁水四溢,口感肥而不膩、香鮮味美。
/桂花鴨/
每年中秋節前後,是桂花飄香的季節,此時製作的鹽水鴨以桂花為引,色與味均達全年最佳,堪稱金陵一絕。
“食之,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
/ 南京板鴨 /
俗稱“琵琶鴨”,集“乾、板、酥、爛、香”為一體,作為江蘇三寶之一馳名中外。
細嫩緊密的肉質,四溢的香氣,飽滿的外形,體肥皮白,食之酥、聞之香,回味無窮。

/ 八寶葫蘆鴨 /
整鴨脫骨技法去鴨骨,全程保持鴨皮不破。
海參、 雞脯、 幹貝、 蝦仁、 熟火腿、 冬菇、 冬筍切成小丁,加入青豆、雞蛋、各種調味料做成鮮香的八寶餡,灌滿鴨腹。

精工製成葫蘆形。沸水略燙撈出,在旺火上經歷燒、炸,最後淋上精心調配的湯汁,剖開食之,鴨肉鮮嫩,餡心糍糯疏散,鮮香四溢,滋味鹹鮮香醇。

/ 鴨血粉絲湯 /
以整鴨熬出香濃的高湯,配上鴨血的滑嫩、鴨胗的柔韌、鴨腸的滑爽、鴨肝的軟綿,再吃上一口吸飽了湯汁的Q彈粉絲。

風靡全國的鴨血粉絲,聞之香,食之鮮,最普通的粉絲,經過南京人的手調出了最難忘的味道。
/小籠湯包/
精心熬製8小時的湯汁,特製的面皮薄厚適中,筋道光滑,緊緊鎖住每一滴鮮湯。

戳破一個口,鮮甜的湯汁溢滿口腔,肉鮮嫩爽滑。
02
揚州
揚州,世界級美食之都,揚州菜,又稱“淮揚菜”,是蘇菜的根本。
揚州的靈藏在了美景裡,揚州的魂藏在了美食裡。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 揚州早茶 /
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窗戶,揚州的大街小巷就開始躁動。
大至80的老翁,小到1歲的孩提,都要在這晨光正好的時分湧入一家又一家的茶社,來一場皮與水的絕妙盛宴。
鮮香溢汁的蟹黃湯包,蟹黃為餡,無須刻意形容一個名字足以動心。
揚州人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一群人。
三春,富春,冶春和共和春,是本地有名的早茶店。
蟹黃湯包、蒸餃、五丁包、翡翠燒麥、松子燒麥、蝦籽餛飩、湯蝦餃…
光是早茶就足以留住你的一座城,美食無窮無盡,住上一年大抵也不會覺得膩。

/ 獅子頭 /
“國寶一般的存在。”

獅子頭,因其形似而得名,肥瘦參半,是淮揚菜的當家名菜。獅子頭的精華在於,肉實卻不緊,湯汁浸進每一塊肉泥之中,一碰就碎,香、潤、彈、滑。
隨著季節更迭,蟹粉獅子頭,清蒸獅子頭、紅燒獅子頭輪番登場,一道獅子頭做出了四季的精彩。
/ 大煮乾絲 /
“加料乾絲堆細縷,熟銅煙袋臥長苗,燒酒水晶菜餚。”
老揚州人最愛的一道菜,刀工和火候缺一不可,極細的豆腐絲中滲入絲絲鮮湯,配以雞絲、筍片、蝦仁、火腿,入口鮮細、香、滑、爽。

/ 揚州炒飯 /
你吃過有明文規定,必須達到標準的炒飯嗎?
「米飯要顆粒分明、晶瑩透亮;
色澤要紅綠黃白橙,明快、和諧;
口感要鹹鮮、軟硬適中;
氣味要保留炒飯獨特香味。」

普通的一碗炒飯經揚州人的手變成了絕世佳餚,馳名中外。
即使你從來不吃炒飯,嚐上一口也一定會愛上。
03
淮安
若你鍾情於小龍蝦,素有「龍蝦之鄉」稱號的淮安你一定不能錯過。
淮安盱眙位於長江三省,淮河從其境內穿過,河流、湖泊遍佈,稻田水草豐美,食用龍蝦起源於此。
好水產好蝦,生長在水田裡的龍蝦不但潔淨,更為鮮香。

無論是十三香、麻辣、蒜茸還是清煮都能吃到停不下來,這裡產出的龍蝦香濃更勝一籌,肉質緊實滑嫩,蝦皇只可見。
04
鎮江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菜肉不當菜,麵鍋裡煮鍋蓋。
/ 水晶菜餚蹄 /
又稱「水晶菜蹄」皮白光潔晶瑩,鹵凍透明,質地醇酥,油潤不膩,肉質極嫩,蘸上鎮江名醋,聞之鮮香,食之爽滑。

菜蹄既可做宴席上的主碟,也可做旬日裡的早點;既可做名揚內外的佳餚,又可做饋贈親友的佳餚。
/ 鎮江鍋蓋面 /
「面鍋裡面煮鍋蓋」味道還奇佳?
麵條下水煮沸後再蓋上一隻小鍋蓋,奇之怪之,卻韌性更強,軟硬恰口,好似做出了有毛孔的麵條,鹵汁絲絲滲入。

鍋蓋面取用的是“跳面”,即用竹竿反覆跳打出來的面,這樣的麵條吸飽湯汁後既韌又鮮。

05
蘇州
呢咕噥軟語的蘇州不只園林風景,這裡就連最普通的一碗麵都值得排隊去等。
/蘇面/
楓鎮大肉麵:“來蘇必吃的一碗麵。”
不同於北方麵食的豪放、粗獷,蘇州麵食把精細融進了骨子裡。
看起來普通的白湯吊面,鮮卻深藏在每一滴湯裡,以肉骨、黃鱔骨、蝦腦、螺螄肉經時熬製,吊成鮮湯,燜肉細嫩入口即化,即使從不碰肥肉的人吃過一口也會愛上。

蟹黃麵:“開車幾小時吃上一口也直得的麵。”
一到秋天,大閘蟹上市。
為了品嚐這秋日獨有的一口鮮味,不少人開車數時奔赴蘇州,只為嚐上一碗。

三蝦麵:“蝦黃、蝦籽、蝦仁,一碗只有5、6、7月才能吃到的麵。”
清風炒三蝦做配料,淋在面上,調出面裡最濃鬱的鮮。

/ 陽澄湖大閘蟹 /
“大閘蟹上市,百菜無味。”
每年10至11月是蟹最肥美的季節,

十月十一月的大閘蟹最肥美,上鍋清蒸,掰開是滿滿的蟹黃,扒出蟹肉沾點香醋,配溫熱的黃酒,一口鮮甜,是蘇州人一季掛念。
精緻的蘇州人取最香的蟹膏和蟹黃,用豬油放入蔥薑煸炒做成禿奶油。
一匙禿奶油淋飯,再無其他美食可入眼。
06
無錫
/ 醬排骨 /
根骨肉相連的上好排骨,加入醬油、料酒、桂皮、香料,燜煮軟爛,色澤醬紅。
食之,肉質酥爛,骨香濃鬱,汁濃味鮮。

“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
湯汁伴著肉香,口口深入人心。
07
徐州
南京厚重,蘇州儒雅,揚州倜儻,徐州豪邁。
柔軟的江南竟藏著一個豪邁如北方的城市,這裡的風土人情,一飲一食絲毫不亞於北方,燒烤更是聞名全國,甚至不亞於新疆!
許多南方人憧憬北方的烤串,卻不知道徐州才是燒烤的故鄉。
早從漢朝開始,就有徐州燒烤,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這裡是燒烤興起的源頭。
牛板筋、羊肉串、雞心、羊腰、羊排、雞胗、烤茄子、烤韭菜…

肥瘦相間的羊肉串在鐵籤上,大火炭烤,汁水滋滋四濺,香氣濃鬱撲鼻,再來上一杯冰啤,一個簡單的大排檔就能滿足你的胃。
/地鍋雞/
有別於江南美食的精細,地鍋雞無疑是粗獷的,辣椒、蔥花、仔雞下鍋燜煮,汁水香濃時沿著鍋壁貼上鍋貼。
蓋上鍋蓋至仔雞煮至軟爛,香氣撲鼻而入,鍋貼、雞塊沾滿了鮮濃的湯汁,一口雞肉一口鍋貼,悶軟的鍋貼吸飽了土雞的鮮湯,一大鍋下肚是絕對的滿足!
小橋流水,
杏花微雨,
山水如畫,
美食遍地。
江南是個無論荳蔻還是耄耋,
都能找到熱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