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華南(桂林南寧‧海南島‧福建武夷山‧金廈小三通)

廣西,你今天食什麼粉?

玩家帶路
2022·01·02
作者·玩家帶路


當別人在絞盡腦汁思索“今天吃什麼”的時候,廣西人已經自動過濾掉許多選項,直接叩問腸胃:“今天食什麼粉?”
 

可號稱吃粉大省的,絕非廣西一個,但若是論及米粉之豐富,廣西當仁不讓,定是佼佼者:論形態,廣西粉可長寬圓扁,如蟲似線;論製作,可生榨現煮可乾粉泡發;論烹飪,可無湯寬湯爆炒幹拌;論口味,更是酸甜鮮辣臭,路子野得很。

進能入奔騰大海,退可歸旖旎山水,被性格迥異的“鄰居們”團團環繞,“身段靈活”的廣西,在一碗粉上能給人的驚喜,遠比想像的還要多

廣西人的一天是這樣的:
早餐食唔食粉?食。
食乜嘢?紅油粉咯。
夜宵克哪凱?克食老友粉。
一天到晚,一年到頭,一碗碗異彩紛呈的米粉,滿足了味蕾,撫慰了靈魂。
廣西人啊,可以不吃飯,但真的不能不吃粉

前有桂林米粉在全國大街小巷開枝散葉,後有柳州螺螄粉佔領網紅美食高地,廣西米粉似乎天生就具有一種可與各地味蕾“打成一片”的天分。但是,若想用這兩碗粉去窺廣西米粉全貌,實在是異想天開。

南寧老友粉、全州紅油粉、防城港捲筒粉、融安濾粉、蒲廟生榨粉、賓陽酸粉、玉林生料粉、羅城大頭粉、北流簸箕粉、南寧炒粉蟲、隆安粉利……不管你聽沒聽過它們的大名,相信我,它們每個單拿出來,在廣西可是都有大批忠實擁躉的。

就說“粉”吧。從上面那串眼花繚亂的“報菜名”裡,或許你已經隱約感覺到了,廣西的粉,有點不簡單。

常見的米粉一般有圓頭條狀與扁頭面狀兩種,扁頭切粉一般來說更為軟糯,像南寧老友粉,玉林生料粉,梧州牛腩粉,大多都是扁頭粉。

圓頭粉通常來說都更脆彈。但細分起來,有“大圓”有“小圓”,有乾粉有鮮粉,這一粗一細,一鮮一干,口感和味道就立刻有了層次差別。

可圓頭粉也絕不是到這就結束了。像全州紅油粉,也是圓粉,但幾乎要細成米線,碗裡煮到軟爛的黃豆、細膩的肉沫,還有亮麗的紅油,都能被細粉牢牢掛住,就著筷子一併送到嘴裡,美味大合唱即刻上演,哪一味都不可缺席。

雖說粉的本質,無非大米和水的二重奏,但水粉配比與製作方法的調整,會賦予米粉不同的性格。如廣西這般“口味刁鑽”者,還會將大米發酵,獲得一種迷人的“酸餿味”——嗯,開胃一絕。

這就是曾登上過米其林榜單的生榨米粉。發酵好的大米打磨成漿,濾水蒸熟,做成粉團後灌入榨粉器中,下鍋時施加壓力,米粉如瀑從洞網中溢出,落入滾水燙煮片刻,即可撈出。從製作上看,生榨米粉已頗具畫面感。

煮好的生榨米粉帶著淡淡的酸味,細嚼時又能嘗到米的清香,配上肉沫、紫蘇、頭菜碎、酸豆角,就是極落胃的一碗粉了!
融安濾粉與生榨米粉略有些像,也是現做現煮現吃,但濾粉是將磨好的米漿倒入底部鑽孔的小鐵桶裡,稀稠適度的米漿自然地從洞口流出,是為“濾”。

吃濾粉的話,我沒別的要囑咐你的,只千萬別忘加一份“燒蔗”,那是用豬油網包裹著五花肉、豬肝、香菇混制的餡料入鍋油炸的“香味炸彈”,配清新濾粉,實在天作之合。

如果說到“粉”,就只能想到“細長條”這單一狀態的話,未免限制了想像力。

廣西人告訴你,粉還可以像一張極其薄的大餅:磨好的米漿攤在平底鍋上,蒸成晶瑩的模樣,撒入蔥花頭菜玉米木耳等等配菜,借長棍一卷,再送到餐盤,澆上幾勺酸甜的黃皮醬,軟糯粘彈的粉皮裹著口感豐富的餡料,一口就是滿足。

粉還可以短短胖胖,像一條條小蟲:借由簸箕背部搓撚而成的粉蟲,白嫩就不必說了,粗粗胖胖還很有韌勁,身上留著的紋路恰好可以與醬汁纏綿,拿來炒著吃最合適。
光在粉的身上,廣西人就下足了功夫,不必再用澆頭說事。

像欽州豬腳粉,玉林牛巴粉,天等雞肉粉、梧州牛腩粉,北海海鮮粉、河池吊燒粉……光是鴨子一味食材,就既有頗具粵式風味的百色燒鴨粉、用梅子熬煮鴨肉的橋圩鴨肉粉、把醋與鴨血進行組合的全州醋血鴨粉——

有什麼好東西,往粉裡放就是了,可天南地北的人們都是如此。廣西已經“不屑於”再以澆頭論英雄,單用粉,就已經足夠百花齊放,各有英姿了。

要是再加上澆頭,要是再加上每家粉店調料桌上動輒數十種任君挑選配菜醬料,如此排列組合起來,你要是問我廣西究竟有多少種粉,我只能說,你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

所以,也有人表示,廣西的粉究竟有多少,廣西人自己也數不清,可能一個無意間經過的小城都藏著一碗外頭聞所未聞的米粉,如果你坐下來好好嘗一嘗,或許能發現,一碗粉與這座城之間,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結。

拿一碗粉做謎面的話,那麼謎底,就是一座城。

比如“廣為人知”的桂林米粉。
廣為人知這四個字要劃引號,因為開在外地的桂林米粉,絕大多數並不是真正的桂林米粉。真正的桂林米粉,首先,沒有湯。

確切地說,它叫“滷菜粉”,它最完美的表現方式,是用灕江的水,用“桂北糧倉”的大米每日新鮮現做出的米粉,在沸水中“芼(mao)”個二十秒,撈出後,澆上一小瓢用八角、肉桂、茴油、草果、花椒、陳皮、檳榔等等香料熬出的鹵水,再撒上蔥花、酸筍、酸蘿蔔丁、酸豆角一類配菜,最後添一份炸的焦焦脆脆的鍋燒,拌之,讓鹵水均勻地裹在米粉上,便大功告成。

這滷菜粉的靈魂,就在那瓢滷水
桂林是個移民城市,有著慢悠悠的底子,人們願意花時間去琢磨那鍋鹵水,願意想盡辦法熬出一點特別的滋味。

坐擁著天然香料庫的桂林人,熟悉各種香料的脾氣秉性,甚至會因為季節變換而調整鹵的風味。而嘴刁的吃客也有自己評判一碗鹵菜米粉好壞的方式:吃後不猛灌水的,就是好粉,說明香料用的到位,不莽擱鹽提味。

可以這麼說,在桂林,一鍋好鹵,勝過萬千吆喝。

從桂林往南170公里,就到達廣西的工業重鎮柳州。
同樣說西南官話的柳州,與湖南湘西相依,做派自然也更野、更熱血、也更有性格。

就像那碗紅火熱鬧,“愛憎”鮮明的螺螄粉。

從柳州火車站走出來,你就能聞見空氣裡彌漫著的那股淡淡的“臭味”,這是在為你即將迷戀螺螄粉埋下的伏筆。

螺螄粉誕生自柳州街頭巷尾的大排檔裡,用潑辣的口味與刁鑽的香氣俘獲人心。柳州城市節奏相對快些,在“粉”上便也不糾結太多,只用耐儲藏的乾粉泡發,煮軟即可。精彩之處全在滷水和配菜上。

螺絲、豬骨與各色香料熬出成濃湯,這是螺螄粉豐厚滋味的來源,上桌前澆個滿滿一大勺,再鋪上發酵好的酸筍、酸豆角、炸腐竹、花生米......螺螄粉的配菜可選範圍非常廣,甭管什麼食材,都能被“固定嘉賓”酸筍散發出的“臭”味收歸麾下,不拘不羈,毫不遲疑。

耐儲藏,可運輸,路子很野,性格很辣,這是柳州的性格,也是螺螄粉能征戰南北,成為網紅美食的原因。

回到廣西首府南寧,一碗鑊氣十足的老友粉,是無愧於省會地位的招牌。

南寧當然也有許多各色米粉,但就像你來北京很難不去天安門一樣,去南寧,無論如何也得吃碗老友粉。北京人或許會勸你別吃烤鴨了,但南寧人一定會掏出私藏的粉店塞給你:去這家!這家老友粉最好吃!我吃了二十年!

老友粉的重點,在灶頭功夫。
同樣是酸筍,同樣是辣椒,要旺火爆炒,然後灑一把黑豆豉,讓它在酸筍與辣椒之間斡旋,平衡氣味,再加入豬肉啦、大腸啦,潑一勺高湯,旺火將眾食材鋒芒盡斂,最後扔進一把切粉,小鍋迅速顛翻,碼子與米粉相見甚歡難捨難分時,一碗酸辣鹹鮮兼備的老友粉就可出鍋了。

就像相容並包的省會南寧一樣,老友粉的格局也不容小覷。不管你想吃湯粉炒粉還是幹撈,老友粉都能滿足,調味上來說沒有侵略感,但絕對豐富立體,濃郁誘人。老友粉,真就像位相識已久的老友一樣,有彼此熟悉的脾氣,又有歲月磨合的貼心。

一碗米粉的脾氣秉性,與一座城市的脾氣秉性是緊密相連的。

像緊鄰廣東的梧州到北部灣的桂東南,嘴裡說著粵語,手裡端出來的粉也如廣東一樣講究食材新鮮,原汁原味;靠海的北海,自然會將大海的饋贈匯入一碗米粉,蝦兵蟹將也好,大魚小魚也罷,都能與一碗米粉相應承歡;桂西南與越南接壤,調味上自然也頗顯異國風情。

縱使廣西米粉多到數不清,但對於廣西人來說,家鄉那碗粉仍具有著最鮮明的標識。

而這種對米粉的愛,廣西人往往是離開家鄉,才終於能感受徹底。

那些塞滿一整條街的米粉店,那看上去仿佛已經掛了一個世紀的褪色招牌,那五塊錢吃飽八塊錢吃好的樸實價位,那熟悉的小鋼盆,路邊擺著的塑膠椅,還有經過時飄來的香氣,離開廣西,從哪裡能找到一模一樣的呢?

忘了從哪兒看過一個視頻,是採訪一位元正在米粉店裡排隊的母親,她說:“女兒放暑假今天到家,念了好久要吃生榨粉,其實我在家都已經做了雞啊肉啊的,但她就要吃粉,沒辦法,來買一碗回去給她吃。”

做母親的覺得,好不容易回家,當然要吃點好的,可離家好久的女兒心裡最惦念的,其實是樓下那家吃了許多年的那碗朴樸素素的榨粉,那是胃裡的鄉愁,沒法消解。

這份心情,生於桂林的白先勇最懂。

雖然6歲就離開了桂林,但白先勇卻清清楚楚地記得花橋橋頭的那些米粉店,後來每次回桂林,他都要痛痛快快吃米粉,一日三餐,一餐足足吃五兩,仍舊不夠,“那是鄉愁引起原始性的饑渴,填不飽的。”

如果說離家的廣西人是一隻風箏,那麼牽著友仔的那根線,或許就是米粉做的。

當日子一天一天臨近過年,朋友圈裡的廣西人已經按捺不住:
“兩年沒回家,最惦記的是樓下那家賓陽酸粉,我能撐過疫情,但我好怕它撐不過去。”
“去年好不容易回家過年,結果店家也關門過年了,沒吃上老友粉,是我2021最大的遺憾。”

還有人開始給自己列“回家吃粉計畫”:週一早晨紅油粉加油條,中午生榨米粉,晚上幹拌老友粉;週二早晨豆漿粉角,中午鹵粉,晚上螺螄粉,週三早晨燒鴨粉,中午炒粉蟲,晚上豬腳粉,週四早晨簸箕粉,中午越南雞肉粉,晚上玉林生料粉......

還有海外留學的朋友,哀嚎得更為“慘烈”:“2022沒別的奢求,如果能有一家店可以讓我說出那句‘二兩米粉一份鍋燒,多來點黃豆’,我別無所求。”

對北方人來說,是“出門餃子回家面”,而對廣西人來說,不管是出門還是回家,心裡最惦念的,永遠是那碗米粉,那碗熟悉的,親切的,如同鄉愁一般柔糯濃郁的米粉。
超讚!這幾條貴州“世界級”旅線,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遺之美
當季丨好早!貴州此地油菜花開啦
玩家帶路

/ 玩家帶路 /

跟著線控遊中國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