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義大利

羅馬帝國到拜占庭帝國的希臘(下)宗教篇

莊立育
2021·07·29
作者·莊立育

羅馬帝國到拜占庭帝國的希臘(下)宗教篇

  ◎ 東西教會大分裂
11世紀基督教會大分裂分出了希臘正教以及羅馬天主教兩大宗。其實自2世紀以後,以羅馬為首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方教會,因各自不同的教會、政治、社會、文化等原因,在神學,以及教會的組織、紀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漸擴大,彼此爭論不休,最終導致了東西方教會的大分裂。

  ◎ 分歧
西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將該城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將君士坦丁堡的牧首(宗教職位)提昇至與羅馬教宗並列的首席地位,但受到當時教宗的強烈抗議,認為該法令侵犯了羅馬教宗的首席權,拒不承認該法令,埋下分裂的種子。

  ◎ 聖像破壞運動
拜占廷皇帝利奧三世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發起破壞聖像運動,甚至頒布法令將堂內的聖像、十字架全部搗毀,在東方教會引起了混亂與教難。利奧三世將君士坦丁堡牧首廢除,當時教宗開除利奧三世和全體聖像破壞者的教籍;利奧三世則派箭隊活捉教宗作為報復。利奧三世死後,兒子繼承父業,持續推行此運動。有史學家認為:這場運動實際上是皇權與教會的一場權力鬥爭,並為日後第一次東西方教會分裂埋下伏筆。

直到四十年後伊琳娜女皇繼位後,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聖特拉烏斯的支援,並得到羅馬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恢復對聖像的敬禮,東西方教會統一。其後,召開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在對聖像敬禮的傳統奠下重要根基。會議結果重新闡述敬禮聖像的真正意義,並非敬禮聖像本身,而是敬禮聖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聖母、聖人。

  ◎ 互相開除教籍
拜占庭皇帝廢逐君士坦丁堡牧首,改以重臣佛提烏繼任。羅馬教皇尼可拉斯一世則聲明:廢黜原本的牧首是非法的,並開除重臣的教籍。隔年,重臣佛提烏在皇帝的支持下在君士坦丁堡召開宗教會議與羅馬教皇抗衡,他指責西方教會數項罪名,並反過來開除羅馬教皇的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
這次事件也造成東西方教會的摩擦。儘管佛提烏分裂只維持了幾年,但是卻種下了日後大分裂的近因。過去羅馬教皇的地位是無可否認的,這次事件後卻有人開始質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竄改教義。而西方的拉丁教會和東方的希臘教會在教義上和禮儀上的糾紛並沒有真正解決。

  ◎ 修士隱遁修行之地──邁泰奧拉(Meteora)
邁泰奧拉,位於希臘色薩利平原的西北邊緣,本意為「在天空之上」,是希臘大型的東正教修道院建築群之一。拜占庭風格的修道院坐落高聳巨大的岩柱群形成的超現實奇幻大地上。在高聳的岩石山頭上。九世紀起,這裏開始出現隱遁的修士。他們靠木梯和繩索攀上了高聳的峰頂,居住在天然岩洞內祈禱、讚頌和懺悔。至今我們還可以找到高聳平滑的懸崖壁上保留著的11世紀隱遁修士們古老殘破的洞室。

   上圖為修士修行之地-–邁泰奧拉

從11世紀中葉後,到邁泰奧拉隱遁的修士人數逐漸增加,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邁泰奧拉成為了色薩利地區最權威的宗教中心,它的鼎盛時期共擁有二十四座分佈在大小山嶺上的修道院和上千名修士,抵擋隨著伊斯蘭教入侵的鄂圖曼帝國,成為修道者躲避宗教迫害的避難所,1988年,因其擁有的獨特歷史意義,邁泰奧拉被列入UNESCO世界複合遺產名錄

大邁泰奧隆修道院是此處最雄偉壯觀、建築角度上最值得欣賞的!修道院內的教堂更是建築精華中的精華。教堂的圍牆是用岩石與磚塊相間砌成,教堂內部除了15世紀的珍貴壁畫外,還擁有各種雕嵌精美的用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那張用珍珠鑲嵌、裝飾豪華精緻的修道院院長寶座。

瓦拉姆修道院是邁泰奧拉第二大修道院,擁有規模非凡的印刷和裝訂聖書的作坊,也擁有許多珍貴的東正教聖像,包括古老的繡像和手繪像,加上珍藏眾多的聖經手寫抄本,成為這裏修士們的驕傲!瓦拉姆修道院得名於創建者苦行修士瓦拉姆,他過世後修道院荒廢了大約200年,直到兩位來自遠方的富有僧侶兄弟重建此地。相傳他們花了22年的時間,運用繩索、滑輪、吊籃等簡陋工具將所有建材搬運到岩石之上,一切就緒後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有如神助般地把修道院建造完成了!

聖三一修道院始建於1475年,是邁泰奧拉現存最古老的修道院,矗立於400公尺的懸崖之上,要登上這座修道院,必須穿越山谷並在岩縫中攀登140級石階,因此少有觀光客會來,獨特高聳的地理位置及絕佳的視野效果,曾被用作於007電影1981年上映的”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拍攝場地之一。

>點我看巨匠典藏「愛戀義大利專區」
>點我看巨匠旅遊 義大利旅遊專區
>點我看巨匠旅遊
克斯蒙旅遊專區
紅場一點也不紅(上)
義大利世界遺產Ⅰ(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
莊立育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