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義大利

翡冷翠歷史中心區

莊立育
2021·08·04
作者·莊立育

翡冷翠歷史中心區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佛羅倫斯」這個名字來自她在西元一八二○年出生的義大利城市;她三十三歲時來到克里米亞Crimea戰場擔任護士長;因她對於戰地病患的無私照顧,在美國詩人朗費羅Longfellow的《Santa Filomena》詩句的渲染之下,使她得到「提燈女士The Lady with the Lamp」稱號,從此成為護士的代表人物。


佛羅倫斯是當時凱撒大帝建立村莊來安置退役士兵時所取的名字,拉丁文的意思是「繁榮、昌盛如花朵般綻放的自我」,詩人徐志摩來此度假時,因飽覽托斯卡尼原野風光,觸發內心的悸動,以標準義大利文音譯命名翡冷翠Firenze並寫下《翡冷翠的一夜》及《翡冷翠山居閒話》兩篇散文。城區位於義大利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亞諾河流域的山間盆地中,在羅馬西北方二三0公里,是托斯卡納區佛羅倫斯市的首府,都會區人口七十萬九千人(二0二0),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工業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爲主,是典型的購物天堂

在義大利七個進入世界遺產的歷史中心區裡,佛羅倫斯不論面積大小、年代以及重要性都與羅馬歷史中心區在伯仲之間,不過,對於所有歐洲人來說,佛羅倫斯有其卓然不凡的特殊意義—這個地方是文藝復興源頭,影響全人類歷史超過六百年。你可能不曉得,每天用的鈔票、或「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均起源於文藝復興時代,連今日台語文學都是一種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文學採用方言俗語進行寫作思考的表徵,也為各國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學的形成樹立了典範。。



建於西元前的佛羅倫斯歷史區也是義大利中部工業城市,面積一0二平方公里,呈長方形,城中心為一廣場,城內多古堡,經過六個世紀不斷發展創造與蛻變,而成為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繁榮的商業重鎮的歷史見證,西元一九八二年不負重望列入文化遺產名單。佛羅倫斯受到梅第奇Medici家族支持,保存有唐納太羅、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喬托、布魯聶列斯基、波提且利等的傑出作品,這些名家橫跨建築、雕刻、繪畫,幾乎是藝術全才,只有寫「神曲」的但丁Dante是純粹文學家;文藝復興四傑「唐納太羅、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在西元一九八三年還被漫畫家伊斯特曼和萊爾德化身為美國一支虛構的超級英雄戰隊「忍者龜Ninja Turtles」。

公元前一世紀佛羅倫斯是羅馬軍隊駐紮區,因羊毛和紡織業的迅速發展而逐漸繁華,在三世紀達到頂峰延續到西元四世紀。 此後,佛羅倫薩城經歷一個暗淡時期,直到西元一一一五年獨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特許的自治城市後才有了新發展。西元十四到十六世紀,由於當時佛羅倫斯工商業發達財富積累,城市富裕;梅第奇家族作為文化的保護人,鼓勵新型藝術的發展,衆多卓越全才藝術家們創造了大量閃耀著文藝復興時代光芒的建築、雕塑和繪畫作品,佛羅倫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重中之重的文化和思想的中心。加上西元一三四八年歐洲流行「黑死病」人民大量死亡中世紀的封建價值觀受到批判,古典希臘羅馬文化得到重新評價,人文主義的思想開始出現,從佛羅倫斯開始出現的文藝復興運動其後在歐洲各地迅速蔓延。


西元十三世紀末羊毛織工工會從貴族手中奪取了政權,實施共和政體,工會蓋了佛羅倫薩主教堂︵因牆面以百合花點綴,故又名聖母百花教堂︶作為紀念,雖然教堂大體上還是拉丁十字式的,但是東邊集中式祭壇,以及規劃用穹頂等已經突破當時教會禁忌。十五世紀初,布魯聶列斯基著手設計八角形穹頂。內徑為四十三公尺,高三十多公尺,在其正中央上方有希臘式圓柱尖頂塔亭,連亭高一齊計算,共達一百零七公尺,是全世界最大的穹頂之一,遠眺赭紅色穹頂,與蒙古包有幾分神似。




穹頂建築知易行難,結構交錯複雜,上半部分用磚砌成,下半部以石塊銜接牆面。為平衡、支撐穹頂建築,穹頂之下修建一個直徑四十六公尺的﹁坐圈﹂︵drum︶,同時為減少穹頂重量造成的側推力,穹面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呈空心狀,精緻程度和技術水準遠超過古羅馬和拜占廷建築,被公認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首件作品。

佛羅倫薩主教堂藏有大量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珍品,包括:義大利雕刻家唐納太羅的作品﹁先知者﹂雕像、狄•潘果約一四二0年在大教堂側門上雕刻了﹁聖母升天圖﹂、以及一四六五年的但丁像等,每件作品都引人入勝,吸引全世界藝術家、愛好者、收藏家前來觀覽。

大教堂前有主教座堂廣場,廣場上還聳立著喬托鐘樓和八角形的洗禮堂︵但丁譽為美麗的聖約翰堂︶,有雕刻家吉伯提耗費二十五年時間,在東門雕刻伊甸園、亞當與夏娃的故事,米開朗基羅為之讚嘆的﹁天堂之門﹂;以及比薩羅雕刻的南門上有關於約翰生平的二十八幅圖畫,兩件都是經典之作。與佛羅倫薩主教堂渾然一體,至為壯觀。



至於位於烏菲茲宮內的烏菲茲美術館,因收藏大量文藝復興時期名畫而蜚聲國際,素有﹁文藝復興藝術寶庫﹂之稱。館內目前藏有約四千八百件藝術品,畫廊裏有兩幅最著名的畫是波提切利的寓意畫﹁春﹂、裸體畫﹁維納斯的誕生﹂。每次公開展出有一千件繪畫、三百件雕塑、以及其餘七百件掛在瓦薩里空中走廊的繪畫,共二千件左右,台灣南二高仁德休息站的空中咖啡走廊,就是從瓦薩里空中走廊找出來的點子。



從烏菲茲宮越過亞諾河,對面的波比利花園座落山坡上,美景如常,米開朗基羅雕塑的﹁奴隸﹂,一方面反映羅馬自西元前二世紀下半葉,已成為龐大奴隸制國家;另一方面展現生活在帝制下,大師們特別神往自然和田園風光。

梅第奇家族羅致大量藝術家到佛羅倫斯,提倡文化,收集圖書,並向公眾開放,在他們的幫助之下,佛羅倫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之一,詩歌、雕塑、繪畫、音樂等均成就突出,這種精神與聯合國保護世界遺產精神是一致的。

佛羅倫薩不僅僅是藝術的搖籃--它是一座崇尚美好生活的藝術城市。
藝術浸染的「高第之城」
澳洲大藍山地區世界遺產(Ⅰ)大藍山地區
莊立育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