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世界遺產(V)銀礦小鎮-庫特納霍拉 最具權威性的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在西元二零零五年三月十日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裏,臺灣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以三十二億美元資產晉升全世界富豪排名第一百七十名成為臺灣首富;在友人介紹下,郭台銘在捷克古城庫特納霍拉Kutna Hora這個小鎮西南方六公里處用妻子林淑如的英文名字Serena買了一座一百五十年歷史佔地十公頃的古堡,連同周遭的土地在內共一百公頃,將成為鴻海「歐洲招待所」,用來招待客戶及員工;只是才剛登上臺灣首富兩天,真正的主人卻走了,隨著古堡主人的逝去,古堡的修建可能都變調、走樣! 庫特納霍拉城位於波希米亞Bohemia中部,是十世紀西斯拉夫移民的地區中心,因其地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歷史古城中心主要的建築都集中在烏赫利斯Vrchlice山谷邊緣,距布拉格東方七十六公里,是一座人口僅有兩萬兩千人的小城鎮。西元十三世紀初,因在庫特納山發現銀礦而建鎮。庫特納霍拉的發展是銀礦開採的成果,多棟象徵著城市繁榮與興盛的建築極品使其在西元十四世紀成為一座皇城。聖芭芭拉St﹒Barbara教堂是代表晚期哥德式建築風格的一顆璀璨明珠,而塞德萊茨Sedlec的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又保留了十八世紀早期巴洛克式的風貌,影響歐洲中部的建築風格。這些傑作和價值連城的宅邸、修院、教堂構成了古城中世紀城市建築的一部分。西元一九九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這座中歐漂亮的小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 雖然自新石器時代此地區就有人居住,在城市化以前,這裏遍佈著採礦人臨時搭建的帳篷。從廢墟裡還可以發現公元十世紀的鑄幣廠、西元十二世紀的西妥Cistercians修道院和為數眾多的小教堂。瓦茲拉夫Vladislav二世統治時期,該地區成為工業興旺繁忙地區。其後,開發的最終目標乃規劃庫特納霍拉成為地區大城。西元一三三零年建造新的鑄幣廠,並在該地區進行了貨幣改革,貨幣改革後便在此為波希米亞的布拉格政府鑄造「格羅森Groschen」銀幣。作為皇家礦產城鎮,西元十四世紀時每年可掘出六噸的白銀,讓庫特拉霍拉地位提升,是繼布拉格之後波希米亞地區第二座重要的城市。西元十五世紀隨人口密度增長,當地的銀礦開採收益豐厚而馳名歐洲,由於防禦工事做得堅固,此地自然成為國王在布拉格以外的行宮,城市也達到了空前繁盛,庫特拉霍拉轉變成為工商業興旺的繁榮地區;雖然西元一四一九年至一四三四年的胡斯Hussite戰爭期間,塞德萊茨修道院被大火燒毀,後又迅速重建,為此城創造了華麗的晚期哥德風格的藝術遺產。西元一五零四年以後礦產資源枯竭,此城亦漸漸失去重要性,鑄造廠亦在西元一七二六年關閉。西元十九世紀以後它成為中波希米亞地區各種行政職能中心,這使庫特拉霍拉又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 城堡西南方的「聖芭芭拉教堂(聖芭芭是礦工的守護神) 」,是庫特拉霍拉的建築傑作於西元一三八零年始建,卻遲至十六世紀才完成興建,教堂有巨大的網狀肋樑及裝飾細緻的玫瑰窗,教堂兩側有裝飾性的二十七座尖塔聳立於飛拱壁之上,是獨特的波希米亞哥德式設計;教堂前面巴爾波爾斯卡Barborska街是一條比直的下坡路,左側是耶穌會修道院,右側是聖人石雕像的圍牆,嵌在三十公尺高的山脊上,向右遠眺可見聖詹姆士教堂、「義大利庭院Italian Court」。 進入義大利庭院後只見綠意盎然,中庭建有一座小巧的噴泉,噴泉中央站著一尊採礦工人的雕像,由於西元十四世紀時義大利的工匠最為傑出,因此鑄幣廠請來了許多義大利師傅,使得中庭有了這樣的名稱。進入「展示廳」中除了收藏各個王朝時期的銀幣外,還有一位製幣工匠穿著中世紀的服裝,在現場為大家表演銀幣的製作技巧,並且送給所有人一枚現作的小銀幣做紀念。 位於城市東北郊附近有一座怪異的「人骨教堂Sedlec Ossuary」。這座被稱為人骨教堂的房子,中世紀時埋葬了來自波西米亞、波蘭、巴伐利亞甚至比利時等地,死於黑死病的數千罹難者,後來戰爭連連,墓地數量陸續增加,一直到胡斯戰爭後部份墓地才廢止。從西元一五一一年到西元一六六一年間教堂的神父將這些骨骸收藏在教堂的地窖中。西元一八七零年間,一位受雇於施瓦森伯格Schwarzenberg家族的木刻師傅靈特F.Rint以此地挖掘出來的四萬具枯骨經徹底消毒之後,開始將人骨排列成各種圖案,舉凡枝狀的吊燈、十字架、門楣、包括家徽與靈特自己的簽名等,教堂一切的裝飾皆來自人骨,再經由S.Aich設計師以巴洛克式建築重新整修,呈現目前的樣貌。
熱門推薦行程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捷克世界遺產(Ⅳ)波希米亞王冠上最美麗的寶石―布拉格
2021·07·28
捷克世界遺產(V)銀礦小鎮-庫特納霍拉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