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俄羅斯(庫頁島.勘察加.海嵾崴)

俄羅斯

莊立育
2016·04·30
作者·莊立育

俄羅斯

地廣人稀的俄羅斯
但結合其廣闊的領土來看,俄聯邦又是地廣人稀的國家,平均人口密度不到9人/平方公里,僅相當於世界人口平均密度(36人/平方公里)的1/4。俄羅斯境內主要分佈著俄羅斯族、烏克蘭族、韃靼Tatars族等。其中俄羅斯族約占其總人口的80%。13世紀的時候,蒙古韃靼族征服了古羅斯地區,並統治該地區長達240年之久。

俄羅斯民族出現!


在與蒙古征服者鬥爭和建立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的過程中,古羅斯人逐步分化為三個民族,俄羅斯民族逐漸形成。隨著沙皇俄國的對外擴張和領土的擴展,西元16~17世紀佔據了伏爾加河下游、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西元18~19世紀又擴展到波羅的海沿岸、外高加索、中亞、哈薩克地區。在與其他民族廣泛的接觸和雜居過程,接受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和生產技術。在各地區的不同條件下,西元19世紀中葉形成若干個支系,其中主要有南方支系和北方支系。南北兩大支系之間還形成了一個兼有兩者特徵的中部支系。另一個支系是哥薩克人。他們原是逃避封建農奴制壓迫從俄國中央地區逃到邊疆的農民和城鎮工商民,後被沙皇政府雇傭當兵,在沙皇向西伯利亞、中亞、高加索擴張過程中充當急先鋒,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長期享有各種特權。

宗教變革


俄羅斯人從10世紀開始信奉東正教。十月革命(1917年)以前,部分地區還保留著精靈崇拜、祖先崇拜及巫術等各種封建迷信。經過蘇聯70年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水準、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俄羅斯人的無神論者大大增加,但仍保留著宗教信仰自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瓦解後,宗教勢力又有所抬頭。



盤旋歐亞上空之雙頭鷹


現在的俄羅斯國徽上,作為國家象徵和文化圖騰的,是一隻「雙頭鷹」,俄羅斯的雙頭鷹國徽是印歐語系地區最古老的標誌之一,其歷史涵蓋了基督教、拜火教以及拜占庭帝國。儘管所有這些文明及國家都已成為過去,但雙頭鷹卻始終盤旋在西亞和東歐人民的政治圖騰上。

國徽國徽!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內瓦爾Gérard de Nerval曾說過:「國徽是歷史之匙the coat of arms is the key to the history。」雙頭鷹最早作為國徽是出現在西元前十七至十二世紀,偉大的西臺Hittite帝國的標誌之中的。當時拜占庭帝國曾沿用羅馬帝國的單頭鷹標誌並根據自身需要改成了雙頭鷹標誌。成為拜占庭帝國最後的帕列奧洛格Palaiologos王朝統治時期的標誌後,雙頭鷹很快從拜占庭普及到整個基督教世界,出現在塞爾維亞、黑山、神聖羅馬帝國和亞美尼亞的國徽上成為東方基督教、正教教會以及專制政府的象徵


雙頭鷹的傳播


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 Ivan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索菲婭Zoe Palaiologina為妻。當時,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拜占庭帝國已於1453年滅亡,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羅斯諸城,成為東正教的最後支柱。羅馬教皇以拯救基督教文明的名義,與俄羅斯聯姻,把索菲婭公主嫁到莫斯科公國,以期借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試圖將分裂千年的天主教和東正教合二為一,建立一個聽從羅馬號令的統一的基督教會。伊凡三世則希望,通過聯姻展示其作為拜占庭帝國繼承者和東正教保護者的強大實力。於是,伊凡三世「引進」了拜占庭帝國國徽的「雙頭鷹」圖案,並與莫斯科公國國徽圖案結合,國徽一半是雙頭鷹一半是屠龍騎士

國徽演進史


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徽首次出現在莫斯科公國的國璽上。1882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正式將「雙頭鷹」作為國徽固定下來。延續使用至1917年十月革命,才被廢除。此後由地球加上錘子、鐮刀、麥穗組成主體圖案的蘇聯國徽,更為世人所熟知,直到1991年底蘇聯解體。1993年11月30日,俄羅斯藝術家烏赫那廖夫Yevgeny Ukhnalyov設計的「雙頭鷹」徽記為官方所採納,這只象徵著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雙頭鷹」,又飛回了俄羅斯的國徽上。2000年12月25日,《俄羅斯聯邦國徽法》正式通過,從法律層面上確定了「雙頭鷹」作為俄羅斯國家象徵的地位。


雙頭鷹的內涵


有學者認為,「雙頭鷹」寓意著俄羅斯的現實地理位置,因為它是地跨兩大洲的歐亞強國。但十月革命後遭政府驅逐出境的宗教和政治哲學家尼古拉•別爾佳耶夫Nikolai Berdyaev,在其《俄羅斯思想The Russian Idea》一書中寫道:「俄羅斯有著特殊的使命,俄羅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俄羅斯民族既不是純粹的亞洲民族,也不是純粹的歐洲民族,但它卻把亞歐民族的性格結合在一起,因而形成俄羅斯民族的多重性,這也是俄羅斯人性格的獨到之處。」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俄羅斯也有兩個氣質和面貌完全不同的首都—莫斯科和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北方首都」,是俄羅斯「通向歐洲的視窗」也是「歐洲的俄羅斯」的象徵。現在的首都莫斯科,18世紀初之前也有數百年作為俄羅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與拜占庭傳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莫斯科常號稱是繼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後的「第三羅馬Third Rome」,是新的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我們或許可作出推論:俄羅斯國徽上「雙頭鷹」的兩個頭,分別注視的其實並不是地理的「西方和東方」,而是歐洲與拜占庭時期或文化意義上的「西方和東方」
北歐海盜維京人的傳奇
波羅的海人鏈 跨國爭獨立
莊立育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