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歷史中心區Historic Center of Rome
一個從未去過義大利的人內心總是感到自卑,
因為他沒有看到一個人生命裡應看到的東西。
強森博士Dr.S·Johnson(強森傳1776)
除了法拉利跑車、義大利麵,這個曾經征服歐亞叫做「羅馬帝國」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政黨數目最多的國家(主要政黨有七個,少數政黨三十個還有不勝枚舉的區域政黨、海外義大利人政黨);當然談到世界遺產,絕對不能錯過義大利,該國不但擁有五十五個世界遺產地點,與中國並列世界第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西元一九五九年還在羅馬設置了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及修復研究中心ICCOM,重要性不言可喻。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在埃涅阿斯紀 Aeneid 中講述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來到羅馬西南方的拉維尼姆Lavinium開啟羅馬的阿爾巴朗格Alba Longa拉丁王系。另神話傳說是由戰神的後代羅穆盧斯Romulus和瑞摩斯Remus兄弟在西元前七五三年到七二八年這段時間於台伯河下游平原的拉提諾山丘上始建羅馬城。在古老的伊特魯里亞語中「羅馬」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是河畔的意思;另外它可能源自一個伊特魯裏亞家族的姓氏盧馬Ruma,意思是「盧馬家之城」。

羅馬約在西元前五一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首都,西元前一世紀廢除共和之後依舊是羅馬帝國首都,西元四世紀時東西羅馬帝國分裂時為西羅馬帝國國都,西元七五六年~一八七0年是教皇國首都,西元一八七0年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羅馬古城為中心的市區面積逐年擴大,位於西元三世紀奧勒良Mura aureliane城牆內的部分,現為羅馬十二個行政區之一,面積約占羅馬市的百分之四十,包括一些主要的古代古蹟,如市集廣場、奧古斯都陵墓、哈德良陵墓、萬神殿、圖拉真柱和競技場等,以及羅馬教皇的宗教和公共建築。於西元一九八0年列入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名單(西元一九九0年範圍擴大到羅馬八區的賈尼科洛Janiculum城牆。)

在古城區南側埃斯奎利尼 Esquiline山坡上有著名的羅馬競技場Colosseum,是羅馬遺跡中最無與倫比的,也是整個羅馬古遺蹟的精髓所在。競技場建於西元一世紀,三世紀和五世紀重修;平面為橢圓形,長軸一百八十八公尺,短軸一百五十六公尺,外牆高四十八點五公尺,用淺黃色石灰華及凝灰岩砌成,分為四層,下面三層砌成拱門樣式;中央表演場鋪有木質地板,地板下有地下室,供樂隊堆放道具和關閉猛獸用。表演場四周是橢圓形分佈的看臺,可容納觀眾五到八萬多人。當朝皇帝除了在競技場宣導政令、觀看表演之外,也在此進行閱兵大典,很類似今天總統府廣場的作用。西元一九七二年李小龍在電影「猛龍過江」中與羅禮士的打鬥就是在競技場第一層和第二層實景拍攝。
古競技場除了建築本身的震撼宏偉的規模和結構以外,至今這裏彷彿仍然迴蕩著血腥格鬥的喧囂。競技場原本是用來舉行競技、賽馬、歌舞、鬥獸表演,角鬥士們也在此作殊死搏鬥,由於羅馬帝國的衰落,在西元六世紀關閉後拱廊下許多的空間改為住家及工作室,西元十二世紀末時還曾經出租,在中世紀則被作城堡之用;現今的羅馬競技場是羅馬主要的觀光景點之一,每年數以萬計的遊客都必須事先在線預約和基本支付十六歐元後才能進入鬥獸場參觀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