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主要由南北兩個大島及無數個小島嶼位於南太平洋組成的國家,南太平洋海洋氣候造就了獨特的土壤與葡萄生長條件。從氣候變化的影響到這個地區的葡萄酒潮流走向。紐西蘭遲至1950年代才有自產之葡萄酒產品,但因良好的氣候土壤及水質,讓紐西蘭17種葡萄酒均有世界水準,其釀製之葡萄酒亦能獲愛好者之認同,其中又尤以白葡萄酒更是次次在世界比賽中出眾,自從紐西蘭的葡萄酒類名聲打開後,紐西蘭的葡萄酒商已不像過去那樣寥寥可數。現在的紐西蘭整個國家有超過600— 700 家酒莊,釀製各種葡萄名酒如灰皮諾(Pinot Gris)、希拉(Syrah)、黑皮諾(Pinot Noir)和葛伍資塔明那(Gewürztraminer)、白蘇維儂或稱長相思(sauvignon blanc)。
紐西蘭天氣和氣候從北較暖和到南較冷有很大的不同。地域性在葡萄酒的風格種類上扮演很重要的關鍵。因為葡萄酒類不是暢快痛飲的方式的酒種,喝的不是酒精濃度高低、而是在酒體的單寧韻味的差別!先來認識紐西蘭葡萄酒!走進紐西蘭超市也能便宜買到好葡萄酒。葡萄酒因釀造顏色深淺又被稱為紅酒、白酒,但具有基礎知識的葡萄酒友應知道,紅白酒更據葡萄品種不同而自成一格。 通常葡萄酒的顏色,主要取決於葡萄皮。釀紅葡萄酒一定要用深色皮的葡萄品種,且必須讓果肉、果皮一起醞釀發酵;白葡萄酒則以白葡萄為主,但紅葡萄亦可使用,不過在釀製過程中必須先去皮再發酵。雖然目前紐西蘭的葡萄品種大約有十七種不算多,但在釀酒師充分的巧妙組合下,釀造幾千幾萬種不同口感之葡萄酒也是OK,紐西蘭最常見的幾種葡萄酒大概略述如下:
Red wine grape (紅酒葡萄品種)
CABERNET SAUVIGNON(卡本內-蘇維儂)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黑色釀酒葡萄,生命力強、栽植容易,在溫暖的氣候區中繁衍普遍。卡本內-蘇維濃釀造的紅酒厚重,丹寧強硬,味帶酸澀(Dry),需要較久的時間陳年才適合飲用,一般初嘗試者比較不好適應。
CABERNET FRANC (卡本內-弗朗)
經常與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與小維鐸(Petit Verdot)等混合。卡本內-弗朗也以單一品種釀成口感豐厚的紅酒。卡本內-弗朗適合較寒冷的氣候,含有莓果香味,酒質濃郁口感醇厚肥美。
PINOT NOIR (黑皮諾)
世界頂級的勃艮地紅酒都是由100%的黑皮諾釀成,也可以單一黑皮諾葡萄釀造粉紅香檳。黑皮諾香氣幽雅、微辛,丹寧較卡本內-蘇維儂柔順。
SYRAH/SHIRAZ (希拉/希拉子)
是本地最好的釀酒葡萄之一。希拉葡萄的酒質厚實香味濃郁,口感微辛,帶有迷人的香料、胡椒味,丹寧適中。
MERLOT (梅洛)
是釀酒葡萄的主流品種。以梅洛單一品種釀成的酒或是與其它品種混合都非常出色。與卡本內-蘇維儂風味接近,但梅洛早熟也比較圓潤柔美。
White wine grape (白酒葡萄品種)
CHARDONNAY(夏多內)

係釀造頂級白酒著名的葡萄品種之一。也是釀製香檳的主要葡萄,經常與黑皮諾(Pinot Noir)、皮諾莫尼耶(Pinot Meunier)混合。若以單一夏多內品種釀造的香檳稱為「白中白」(blanc de blanc)。通常夏多內葡萄釀製的白酒不甜適中(Medium)、口感雖濃郁、但果香略遜,不過該類酒如能置放於橡木桶中,其醇化的過程易結合橡木桶的香味,而把酒提升至另一完全不同之新境界。但是部份頂級優質的夏多內白酒也有陳年的實力。
SAUVIGNON BLANC(白蘇維儂)

白蘇維儂(Sauvignon Blanc)與榭密雍(Semillon)是頂級乾白酒與甜白酒的兩大釀酒品種。紐西蘭的蘇維儂近年來在世界葡萄酒市場上表現的極為搶眼。白蘇維儂酒香豐郁,具清新酸度,混合著草本植物香味,相當特殊。
PINOT GRIS(灰皮諾)

屬口感清新與醇厚型的白酒,一般用來釀製優質的甜白酒(Sweet)。
GEWURZTRAMINER(葛伍茲塔明那)
可釀出優質的甜白酒與乾白酒。香味濃郁,含香料麝香,口感微辛,也具有陳年實力。若能以冰凍法採收—即把熟成的葡萄留到葡萄藤上一直到冬天結凍後才採收,採收時因為葡萄裡的水份被結凍,所以用這種葡萄壓榨出來的葡萄汁十分濃稠甜度也高,即為所謂的冰酒。
RIESLING (麗絲玲)
最細緻高雅的白酒品種,適合寒冷氣候,可釀成甜白酒與乾白酒(Dry),花果香濃郁、優雅。
CHENIN BLANC (白梢楠)
可釀製不甜的乾白酒到高甜度白酒都可以,是相當多樣性的葡萄品種。清新的酸度與甜度的平衡非常協調,也具有陳年實力,不過由於其酒本身酸度偏高,且帶棉花濕掉的味道,一般接受度並不是很高。
Red, white & rose wine grape (玫瑰紅酒葡萄品種)
ZINFANDEL(金芬黛)
酒質充滿果香,常帶有辛香味,從淡雅到厚重濃郁型酒體皆有。金芬黛酒可分為兩種型態,傳統風格:酒體厚重,略像波特酒般的成熟口感,酒精成份也較高。另一種波爾多型態:酒體適中,口感也較不甜。金芬黛也釀成一種頗受歡迎的「淡粉紅酒」就是所謂的「白金芬黛酒」。
至於白酒部份,”紐西蘭冰酒”,絕對是一種不作二想的首選,不但物美價廉,且香醇可口,一瓶僅要價約NZ$20—30間,哪一種品牌到非絕對重點 ,是加拿大冰酒之一半到3分之一的價格,但其純度香氣則更勝一籌,不知您試過加拿大之冰酒嗎? 一般加拿大之冰酒內有很濃郁的楓糖味道 ,反而失去真正純葡萄釀製之純冰酒之清新自然, 紐西蘭的冰酒則果香濃郁、甜中帶微酸,來紐西蘭別忘了試飲一下。
在紐西蘭購物架上各式酒標,往往只有標示出品種、年份、產區,酒莊名而已,且多使用一般旋轉不會用軟木塞瓶蓋方便開啟,也不會像如法國酒標得複雜難懂,而品質依舊維持水準以上。
葡萄酒喝的是「單寧」百變多樣,有人說紅酒又苦又澀!哪裡好喝啦?這就是單寧在使然啊!一支酒的好壞左右在單寧,加上橡木酒桶的新舊影響又能更加豐富~一般來說,單寧越高能陳年的時間越長,橡木桶越新能吸收木中的單寧相對多,兩者相互發酵鋪陳出紅酒陳年的醇厚風味,大大地降低酸苦澀度。 但不論是陳年或年輕的紅酒,都必須透過「醒酒」動作叫醒單寧風韻,漸漸退去酸苦澀度,烘托出酒體濃厚的香氣!開瓶即飲與經過些許時間之後飲酒的風味是有其差異的,你會真正感受到葡萄酒千變萬化的迷人魅力~,才會有通過玻璃酒杯的巧妙設計喚醒單寧。 葡萄酒中的單寧主要來自葡萄皮、籽、梗,紅酒是全部一起浸泡發酵,所以單寧較多,而白酒是去皮與去梗的發酵,單寧相對少,因此,白酒是可以不用醒酒的。 一支葡萄酒的產生,品種、產地產區、風土條件、橡木桶、陳年時間、保存條件等是影響葡萄酒熟成風味的關鍵,甚至是不同釀酒師製成的酒也是會有所差別~因此即便是紅酒也能配白肉的,葡萄酒配肉「紅紅配、白白配」不是鐵則喔~ 品嚐紐西蘭葡萄酒之前,可以看瓶身的標籤,上面很貼心地寫出推薦搭配的食物喔~如紅酒Pinot Noir黑皮諾來說,味道呈現蔓越莓、覆盆子香氣與淡淡香料氣息,入口後卻散發出熟李子、野莓等果香,單寧圓潤細緻,除了與牛肉、羊肉很合之外,更可搭配鴨肉、火雞肉,以及燻鮭魚! 葡萄酒品酒四步驟
(1). 觀酒(Sight)
紅葡萄酒的顏色豐富多彩富有多變性和多樣性。不同的紅葡萄品種釀成的紅葡萄酒,顏色有所差異。通常我們用無紋、無色及無味的玻璃杯盛酒,因為它的無味,所以不會影響到酒的天然果香和香氣。因為它的無紋、無色。一般而言紅葡萄酒是越陳色越淡,而白葡萄酒則越陳色越濃。
(2). 搖酒(Swirl)
杯子應該有高腳,這樣可以使您緩緩將杯中的酒搖醒,以嶄露它的特有。要記得避免用手去拿杯身,那樣會因為手的溫度而影響到酒溫。品酒者以呈圓弧形旋轉晃動玻璃杯時,往上濺之葡萄酒液,會沾附杯內之玻璃上,此時酒精濃度高、純度好之優質葡萄酒,沾附時間較長,酒液下落杯中時呈淚珠狀,被稱為『Tear Drop』(滴淚) ,『Tear Drop』時間越慢酒質越佳。
3). 聞酒(Smell)
在沒有搖動酒的情形下聞酒,所感知的氣味是酒的“第一氣味”﹔將酒杯旋轉晃動後再聞酒,因旋轉晃動時酒與空氣接觸後釋放出揮發性的香氣味,此時所感知的氣味是酒的“第二氣味”,它比較真實地反映出葡萄酒的內在質量。
(4).品酒(Sip)
最後是最令人滿足的部分———入口品嘗。吸一口葡萄酒(不能太小口更不宜太斯文,原則一口酒液入口最好佔滿口腔的1/3),使它均勻的在口腔內分布,先不要吞下去。讓它在口中打滾,使它充分接觸口腔內細胞,以便品嘗和評判它的細微差別口味。你能在這一步品嘗到葡萄酒是否入口柔和,是否口感圓潤、豐滿(Rich)及芳香能否持久等特性。 全球的葡萄酒產量年平均約有250—300億公升,紐西蘭約生產了3億公升,他們的葡萄酒主要銷往自己國內和澳洲、美國、英國占比約為75%,所以能銷往到其他國家的量就變得很少,在售價上就不會以低價作為銷售主力。 躋身新世界知名生產國的紐西蘭,主攻國際流行的葡萄品種,黑葡萄代表作為Pinot Noir黑皮諾、Cabernet Sauvignon卡本內蘇維濃;白葡萄則以Sauvignon Blanc白蘇維濃、Pinot Gris灰皮諾、Chardonnay夏多內、Riesling麗絲玲最具代表性!南北島合計有10幾個產區,明星產區有北島的:奧克蘭AUCKLAND、吉斯本GISBORNE、霍克灣HAWKES BAY;南島的尼爾森NELSON、馬爾堡MARLBOROUGH、坎特伯里CANTERBURY、中部奧塔哥CENTRAL OTAGO,其中又以南島出產的Sauvignon Blanc、Pinot Noir最為著名,是使紐西蘭躍上主流市場的大功臣,優質評價深獲世界酒友的青睞~難得來到紐西蘭一趟的各位,絕對不容錯過這2支好酒喔
想去紐西蘭(南島.北島)了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行程專區這邊請▸▸https://reurl.cc/kyGG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