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府冰河峽灣 College Fjord
走訪世界大半土地,若看膩了城市叢林的人造風景,也受夠了歷史刻劃出來的斑駁牆磚 ...
不如回歸探詢地球最純真美好的自然風光,搭乘遊輪穿越到上萬年前的地球吧!
當春季來臨航程將走入被凍結的風景中,造訪阿拉斯加冰河的壯麗,感受心跳與地球和諧的脈動~

位於威廉王子灣內的學院冰河峽灣,是由26條大小不同的冰河組合而成,其中包含了五條潮汐冰河Tide water glacier,與五條大型山谷冰河Valley glacier和十幾條小型冰河的峽灣,此區大部分的冰河 ... 是由1899年的美國鐵路大王哈里曼阿拉斯加探險隊的成員來命名,其反映了當時探險隊成員的常春藤盟校資助和他們的大學背景。

峽灣西側的冰河多以19世紀著名女子學院命名,如史密斯Smith及衛斯理Wellesley...等,東側則以常春藤著名的學校命名,如哈佛Harvard和耶魯Yale...等,而位置居中最大的冰河就是哈佛冰河,此區為聯合國國際文組織所列保護,亦是各種海洋生物的家。

在威廉王子灣巡航也是觀賞冰河和野生動物最熱門的地點,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觀賞冰河峽灣奇觀,沿途浮冰遍佈海面,美不勝收,當遊輪航行在滿佈浮冰的海面,運氣佳的話,還可看見海鳥滿天飛翔、頑皮的海豹扭動身軀躍入海中嬉戲的景觀。

為何阿拉斯加的航程只在春夏季(5月~9月)?
除了結冰、太冷...等氣候因素,最重要的是冰崩現象只在溫暖的氣候下更有機會看見!
雖是自然現象無法隨意看到,但只要遊輪航程多停靠一個冰河點,機會當然也就增加一倍,所以不論是在北上或南下的航程,皆會安排重點的冰河灣國家公園,並搭配學院府冰河或哈伯冰河。

冰河的形成~
一般來說是因積雪速度超過融雪速度所致,高山地區溫度比平地低,每上升100公尺即降低0.6℃,當溫度降至0℃時,若又有足夠的濕度及雨量便會下雪,而下雪的區域形成一條無形的線(即所謂的雪線),每當冬天來臨溫度降低,雪線以上的高山地區快速積雪,而春天來臨時溫度上升,又將積雪融化成水,但當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的時候冬天又來了,於是溫度降低水遇冷結成冰,並再次下雪堆積在原先的結冰上,如此年復一年,堆疊的結冰層累積厚度到某程度時,因地心引力便順山勢滑動,就形成了冰河。

冰河呈藍色~
其因冰河會磨鬆河壁,造成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塊,有些被夾雜在冰河內部或被擠壓在冰河底部,有些則沉澱形成三角洲,剩下最小塊類似波形瓦的冰則漂浮在水中,而分布在水中的冰塊可折射光線中的藍光和綠光,因此就形成肉眼所見的特殊色彩。

隨著冰河融化的期間,湖泊中的色彩會因水中的冰塊增加而更加光彩奪目!
冰河的表層若是呈現白灰色,是因為裡面含有空氣及雜質,進而影響了光線的折射,在冰河較深層處因流動的推擠過程自然會將空氣及雜質擠壓出來,所以呈現較深的藍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