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世界遺產【高弟的巴塞隆納】
西班牙本土最偉大的作家塞萬提斯曾經盛讚【巴塞隆納是西班牙的驕傲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國家地理雜誌也評選此地為『五十個人生必到之處』。的確,世界上再沒有一座城市能夠如巴塞隆納,一下子擁有畢卡索、米羅和高弟三位世界頂級藝術家,能從骨子裡散發迷人的藝術氣息,天生自然、無法仿製。
尤其現代藝術大師高弟幾乎終其一生都待在巴塞隆納,使得巴塞隆納整體的建築風格與世界任何地方都絕然不同,立體派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說【未來的建築將會像高第的作品一樣,輕軟而放鬆】,難怪這裡是建築師視覺首選的旅遊點了。
高第(Antoni Gaudi Cornet)出生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雷烏斯(Reus),一個傳統世襲的銅匠家庭,自小就立志學習建築,一八六九年離開家鄉來到巴塞隆納留學,從此巴塞隆納成了高第的新故鄉。
一八七八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高第以一件玻璃展示櫃代表西班牙參展,從此展露頭角聲名大噪。猷塞比•奎爾公爵(Eusebi Guell)一看到他的作品即對他大為賞識,讓高第為他設計了:奎爾之家、奎爾宮、奎爾公園、奎爾酒窖、科隆尼亞奎爾教堂等,高第創作的作品裡表現出現代化和個性化的個人風格,並由此產生「新建築風」。

高第建造的靈感來自多樣文化根源,建築物因此晉身真正的世界性的工程,他在巴塞隆納的創作,代表了一種折衷主義和非常個性化的風格,影響了一代建築、園林、雕塑和各種裝飾藝術創新。一九八四年,奎爾宮、奎爾公園、米拉大廈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奎爾宮(Palacio Guell)是高第為贊助者西班牙慈善家猷塞比•奎爾公爵,所設計的第一個作品,耗時四年完成,一九四四年被巴塞隆納參議院購買下來,十年後改為博物館,現在則是劇院博物館。
要看高第鑄鐵裝飾風格,一定要看正面的兩扇拱門「龍之門」,中間類似多腳龍的鐵飾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鷲鳥是加泰隆尼亞的徽章;屋頂上十九座奇形怪狀的尖塔煙囪,搭配碎馬賽克拼貼,遠看彷彿一枝枝插在屋頂的彩色棒棒糖。建物裏處處都有具建構性和裝飾性的拱門,蘑菇形狀的和雙曲線線條的柱頭,屋頂上有抽象裝飾物的煙囪。

奎爾公園(Parque Guell)是由高第設計並參與建造的住宅區,包括大街、林蔭路、廣場、行道和步行街。二十公頃山坡地上本來想要蓋六十棟大房子,但因經費不足,只蓋了六棟,多數土地現變成公園,在這片功能多樣的開放式空間裏,有綠地,有廣場,更有高第無處不在的創意:著名的波浪彎曲座椅、糖果屋般的房舍、馬賽克怪龍噴泉。
高第的家,現已被改作陳列其傢具設計作品的「高第博物館」,黃強白窗,遠看就像是耶誕節前,孩子們捏在手裏、舔在嘴裡的薑餅屋。工程開始於一九00年,在高第逝世後的三十年代完成。花園存留下來的部分,最能體現現代派的藝術風格。

感恩大道九十二號米拉大廈(Casa Mila)是高第設計的一所住宅。由米拉委託建造,包括公寓和辦公處。但很多西班牙人不叫它的原名,只稱呼它的外號「La Pedrera」(中文意思為「採石場」)。這座建築就像一座雕刻藝術品。當年落成時,巴塞隆納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建築物─從裏到外沒有一條直線,圓溜溜的曲線從頭到尾,人們在震驚之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嘲笑,叫它做「採石場」、「蜂巢」,笑它像挖在建物中的「窯洞」。沒想到,十年河東,被巴塞隆納人取笑的「採石場」,成為巴塞隆納城驕傲的象徵。
高第的確在建築藝術上打開了一扇門,只可惜,視覺效果最驚悚的「聖家堂」,隨著高第意外死於電車車禍,未竟全功。
巴塞隆納是巴塞隆納省首府,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的地中海岸;是一個歐洲南方的、西班牙北方的城市。也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古往今來,地中海型氣候的巴塞隆納夏天都在四十度以上,冬暖夏熱,陽光充足,被叫做「陽光之城」也就不足為奇。
十九世紀中葉,巴塞隆納為了擴建市區將古代的防禦工事拆除,在老城周圍開闢了大片空地用於開發,也有了第一次全面性都市計畫原則:街區整齊勻稱,留有開闊的空地、綠化區和社交活動區。現稱為「擴建區Ensanche」的城市擴建地區,原來是在城牆邊留下的防火用的開放空間。這是現代城市規劃史上的一大創舉,只可惜佛朗哥當政時期,市區無計畫的擴建及盲目發展,使現在的巴塞隆納更形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