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世界遺產(Ⅵ)小凡爾賽宮—美泉宮 「沒看過美泉宮Schonbrunn Palace和聖史蒂芬大教堂,就不算到過維也納。」這是維也納居民對外國遊客最常脫口說出的一句話。 從西元十八世紀瑪麗亞•特瑞莎Maria Theresa女皇執政到西元一九一八年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退位為止,美泉宮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們所居住的夏宮。從宮殿房間裝飾、藝術品陳設、建築群到後花園庭院設計,建築師把非凡的巴洛克式文化藝術集中于此;成為歐洲巴洛克時期卓越的「綜合藝術Gesamtkunstwerk」的典範。在各方面美泉宮都被認為是整個奧匈帝國的象徵和當代處世的生活態度。皇宮外部顏色是所謂「瑪麗亞.特瑞莎黃」,與內部綠色百葉窗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黃色成為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專制統治的代表顏色。西元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美泉宮和後花園」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美泉宮距維也納市中心五公里,位於西南方河濱大道盡頭,五百年前是一片森林,建有卡特堡作為狩獵休憩屋,西元十六世紀被土耳其軍隊摧毀後魯道夫二世擴建為宮殿;西元一六一九年馬提亞斯Matthias二世打獵至此,在樹林裡發現一潭清涼甘甜的泉水,便以美泉宮(Schonbrunn意美麗之泉)為此宮之名。現在美泉位於花園的東南側,中央立著美泉女神雕像抱一水甕,水甕中泉水潺潺而流。從菲迪南二世的義大利妻子貢扎格E‧Gonzaga把美泉宮當作夏宮,開始整理花園並舉行各式宴會後,此地成為皇室流連忘返的地方。西元一六八三年,取得對土耳其軍隊的勝利後,利奧波德一世委託建築師埃爾拉赫F von Erlach設計一座夏宮。最初的設計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在各方面都想超越法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由於奧地利的資金短缺財政大部分流於戰爭,不能使最初的計畫得以實現,設計經過修正後,這座建築群於西元一六九六年正式開工。西元一七四三年,瑪麗亞‧特雷莎女皇授命建築師帕凱西N‧Pacassi在原有夏宮基礎上向外擴建,保留了代表性的建築物的中央部份,同時加上了大小拱廊,後來還修建了動物園和大廳;帕凱西這些和諧的作品形成了奧地利洛可可藝術建築最完美的代表。由於奧匈帝國地位顯赫,皇室成員希望擁有一座象徵性的雄偉建築,是於是「凱旋門Gloriette」就此豎立在美泉宮的高丘上。 美泉宮共有一四四一間房間,整座皇宮的建築外觀豪華壯麗,內部精雅細緻;現在宮殿中僅有四十二個房間對外開放;其中包括「音樂神童」莫札特於六歲時曾於宮內的「鏡廳」裏為女皇舉行了第一次獨奏音樂會;宮內還有「藍廳」是專門陳設中國青花瓷器和福建漆器的地方,屋內擺放著古青花瓷器、明朝萬曆彩瓷大盤以及福建漆器等。西元一九一八年,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就是在這裏簽署了退位詔書,因為中國的漆器以藍白色為主,又稱「藍色沙龍Blue Chinese Salon」。 西元一八零五年和西元一八零九年法國拿破崙兩次佔領維也納,將美泉宮作為指揮部,並入住女皇的臥室;在拿破崙叱吒風雲的年代,哈布斯堡王朝法蘭茲一世皇帝為討好法國,把自己心愛的女兒瑪麗亞•路易莎嫁給這位法國皇帝;西元一八一五年拿破崙戰敗後,瓜分歐洲的「維也納會議」召開,美泉宮的鏡廳成為重要會議地點。 穿過美泉宮來到南面的後花園,這座總面積約一點七平方公里花園是歐洲典型的法式園林,在碎石子鋪成的地面,是一片片精雕細琢格局優雅的花圃和草坪;花園兩邊高大的樹木,被設計成兩面綠牆。綠牆裏是四十四座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花園盡頭是一座於西元一七八零年由曹納Zauner製作的「海神噴泉」;從噴泉沿之字形土路走上山坡,就來到美泉宮最高處,是黑僅多夫Hetzendorf為紀念瑪麗亞•特瑞莎女皇於西元一七五七年戰勝普魯士軍隊及慰藉戰士之亡靈而建的凱旋門,在此可以遠眺整個維也納城和周邊森林的景色。 走向往海神噴泉的西側,您可以參觀全歐洲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園Tiergarten」。西元一七三六年洛林公爵Duke of Lorraine被召為哈布斯堡王朝的駙馬(即位後稱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Ⅰ),因不能干涉女皇的公務,法蘭西斯一世無所事事就養些鳥類成立了皇族的鳥園;後來皇親國戚及鄰邦投其所好,饋贈奇鳥異獸越來越多,西元一七五二年法蘭西斯一世將建立的動物園,送給他的妻子瑪麗亞•特瑞莎作為禮物,據說瑪麗亞•特瑞莎女皇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花園西面的八角亭子裏一面用早餐,一面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世界各地進貢的珍禽異獸。
熱門推薦行程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奧地利世界遺產(Ⅵ)小凡爾賽宮—美泉宮
2021·07·28
奧地利世界遺產(Ⅶ)歐洲文化之都―格拉茨
2014·01·23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