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遺產—貴州梵淨山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

梵淨山景區
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是中國少有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中國五大佛教名山。梵淨山是貴州最獨特的一個地標。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淨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山,或雄奇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是新金頂,在海拔2200余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冊籍的萬卷書(山岩)等,形神兼備,令人歎絕!至於梵淨山頂部一帶常常出現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一睹為快。


梵淨山中最珍貴的動物是黔金絲猴,因其背部有青灰色的毛,又稱之為“灰金絲猴”。梵淨山為世界上獨一分佈區,據調查僅有500餘隻,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黔金絲猴的分佈環境比較特殊,主要活動於保護區東北部松江縣境內,海拔1400—1800米之間;那裡地形崎嶇、林木茂盛。它以多種植物的葉、芽、樹皮和果為食,它們過著典型的群體樹棲生活。

黔金絲猴
梵淨山有著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原始森林,有四個氣候帶,五個垂直土類和林帶,有常綠暖性針葉林及楠竹林、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到針葉、闊葉混交林;而在山頂,由於海拔高度、雲霧、濕度、風力等原因、形成了粗壯、低矮的矮林。列入保護對象的動植物達40多種,被稱為生物資源的“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
梵淨山“春、夏、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