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秘魯‧精選系列

秘魯~吃吃喝喝超多樣!

Nick Lin
2021·12·08
作者·Nick Lin(探索印加祕境)

或許曾聽過祕魯瑪卡&印加果油,那真有其物還是炒作出來的?!還有什麼其他的特色產物呢...


印加蘿蔔 Maca

又稱秘魯人蔘,數千年來一直作為當地居民的重要食物來源之一,因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被印加人視為安第斯山神賜予的珍貴禮物,古印加人在一次為了充飢解渴之際發現了瑪卡,沒想到吃後體力充沛(坊間流傳瑪卡有壯陽功效,但實際研究還是著重於很高的營養價值,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膳食纖維,以及多種胺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鐵、鋅、銅、錳等。),由於瑪卡生長時需要吸收土地大量養分,每栽種一次後必須經過6年左右的休耕才能再次栽種,故產量極低。

印加果 Sacha inchi

原生地是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又被稱為「星星果」,不是因為猩猩愛吃這類果實,而是因為外型像是一顆飽滿的綠色星星,是一種被印加人廣泛應用於生活與飲食的材料,秘魯稱為「長壽果王」,相傳當時印加帝國可說是稱霸了南美大陸,卻一直無法征服「羌卡斯」這個小部落,其部落的戰士個個身強體壯,戰鬥能力一流能在叢林裡毫不費力的快速移動,就是因為他們都常吃星星果,它的籽含油量高達50%以上,萃取出的籽油或作為膠囊,可有效地來增肌減脂,它的蛋白質含量比我們常吃的杏仁、腰果等堅果類更多,而印加果油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Omega–3的含量高達45%以上,可促進心血管健康。
 



藜麥 Quinoa(克丘亞語稱為kinwa)

源自於安第斯山脈地區的一種高原穀物,在當地已有7,000年的種植歷史,古印加人更是培育出了約3,000個品種的藜麥,同樣視為健康食品,含有豐富的天然的礦物質和胺基酸,相傳很久之前,藜麥是只有神才能吃到的糧食,有一天太陽神率領著他的幾名孩子在安第斯山上圍獵羊駝,在追逐的過程中其中一位太陽神之子不慎掉落山崖,當地的一位老農看到後不顧生命安危把他救了上來,為了報答老農的救子之恩,太陽神派了神鳥把藜麥種子送到了這位老農家,從此藜麥成了安第斯山人們最重要的糧食,藜麥也被印加人稱之為「糧食之母」,是他們每年祭祀活動必備的貢品。


其他還有常在Costco好事多看到媽媽們很愛的祕魯綠蘆筍&高營養密度的祕魯仙桃(蛋黃果),而上述這些都是所謂的正常產物~ 當然也有我們可能覺得不太平常的... 比如 青蛙汁&天竺鼠...

青蛙汁 Jugo De Rana

是祕魯人的威而鋼,尤其是生活在安地斯山脈的秘魯居民,他們比較不仰賴現代的醫療技術,反而更深信「現榨青蛙汁」可以治百病,還能重振男性雄風,且有治療哮喘和支氣管炎的效果,通常還會加入祕魯蘿蔔和蜂蜜...那既然都叫做現榨了,方式非常傳統,大家可以想像夜市...

天竺鼠

又名豚鼠,在祕魯境內各地名稱不同,有Cuy或Cobayo等,而外觀像豬叫聲又近似小豬,英文稱之為Guinea Pig~ 幾內亞豬!? 原因是當時剛引進英國時價格非常昂貴,通常一隻要一個金幣,而英國的金幣則稱為Guinea。


在印加時期天竺鼠除了被當成食物,也被視作神聖的動物,是宗教儀式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在安地斯山區的部落,家家戶戶在屋內的一角都餵養著天竺鼠。據信天竺鼠有獨特的感應力,可嗅出不友善氛圍,若有惡人闖入會發出警報器般的尖銳叫聲。在十六世紀西班牙人殖民時期,由於外形討喜可愛加上個性溫馴,成為當時皇室及上流社會的時髦寵物。


甚至在西班牙托雷多的聖地牙哥使徒教堂,以及祕魯許多的教堂像庫斯科主教堂裡,掛幅的《最後的晚餐》中桌上的聖餐內,是畫著天竺鼠~ 牠的肉質佳脂肪少,味道類似雞肉,含豐富的膠質,有助於傷口的癒合,但天竺鼠料理並非家常菜,而是多出現在節慶宴席上,烹調方式以燒烤或油炸為主。

羊駝肉 Alpaca 或 Llama

是高原區非常有名的菜餚,只要在傳統秘魯餐館都可找到羊駝料理的蹤影,Alpaca口感有點像豬排,像牛肉一樣有紋理,吃起來味道則類似羊肉但沒什麼腥味,另一種則是Llama(俗稱大羊駝),一般用於產毛,因為柔順度更高一些,肉質和Alpaca差不多,在秘魯山區一些高檔的餐廳會使用,特別用於烤肉串(Pincho de Llama)。

檸檬醃生魚 Ceviche

而上述大家聽起來好像祕魯人吃得東西都很怪,但實際上秘魯是南美洲的美食王國,臨海地區漁獲豐富盛產各式海產,著名的美食像~Ceviche(檸檬醃生魚),這道開胃菜多以檸檬汁或青檸來醃漬新鮮的海鱸魚,檸檬的酸度會「醃熟」魚肉,讓生魚肉呈現煮熟的口感,再拌上洋蔥、香草及祕魯辣椒等配料,味道酸中帶鹹十分開胃...


以及像是平民美食~祕魯烤雞,外皮酥脆而肉質鮮嫩多汁,在料理時會加上辣椒、茴香、蒜頭、檸檬汁等香料,其他還有種類超級多的~馬鈴薯沙拉,或是~超大顆粒的玉米(不誇張真的像拇指一樣大),玉米製品是祕魯人的生活日常,跟台灣的米飯一樣不可或缺,當地人除了單吃玉米外,還會將玉米跟其他鳳梨或檸檬等水果煮成紫玉米汁,或是製成乾燥加鹽玉米粒,是在酒吧裡常見的開胃點心。

中餐廳...

祕魯非常多中式餐館,且非常好辨認因為名稱多有Chifa一詞(其實就是廣東口音的吃飯),最早源自於19世紀時,有非常多來自當時由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澳門的「苦力工人」,這些人多在農地或硝石礦場裡工作,之後隨著當地勞動力需求下降,借此順勢在祕魯定居下來,所以祕魯的中餐廳多為廣東人所開口味道地。


【圓夢首選】秘魯行程全覽
推薦玩法一次看▸
https://reurl.cc/dybog6

踏往非洲的墊腳石~薩丁尼亞島
秘魯~其實應該是這樣!
Nick Lin

/ Nick Lin /

夢想,不一定要奢侈,只要邁出第一步! 旅行,就是讓夢想投進現實的一種可能! 有時不妨說走就走~不限定的漫遊旅行~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