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秘魯‧精選系列

秘魯~印加神獸很多樣!

Nick Lin
2021·12·08
作者·Nick Lin(探索印加祕境)

泥~~~ 馬~~~ 我吃~~~ 草~~~ 但我不是馬~~~



在全球擁有超大量的忠實紛絲,有著呆萌討喜外表的神獸「羊駝」,其中約近90%依然生長在安第斯山脈上,既不是羊也不是馬,而是貨真價實的駱駝,界~門~~綱~目~科~屬~種...為偶蹄目駱駝科中的羊駝屬,但牠駝身上也並沒有像駱駝一樣的肉峰,身體構造介於駱駝和綿羊之間。

用便便~~~ 畫分界線~~~

羊駝是群居動物,習性多為結為一個小群體來四處活動,常用糞便堆積來表明各群體的領地,通常每個群體由一隻雄性的領頭羊駝和5~8隻不等的雌性羊駝所組成,而年紀輕較無競爭力的雄性羊駝,通常也會先在小群體裡生活,待一段時間過後就會開始與其他雄性來進行競爭,勝利的一方則接管著群體。


節食主義者~~~

羊駝是很有靈性的動物,依靠著敏銳的聽覺來判別緊急狀況,且往往常有預知天氣變化的能力,已作為食草動物的牠們,還會非常克制自身的飲食,吃草時只啃食牧草或灌木叢的梢部,並不會啃食樹皮,即是一個青菜簡單吃的概念。


就愛~~~ 就吐口水~~~

羊駝在群體裡常靠著吐唾沫來顯示地位,而在發情季節期間,雌性羊駝則會對看不上眼的追求者吐口水...... 而我們若是較近距離拍照接觸時,可觀察羊駝的脖子是否有向後仰著,若有此前兆則是代表牠們感受到威脅,是準備要吐口水的預備動作 @O@


而來到南美秘魯,你會發現這兒的羊駝有的高大有的矮胖有的瘦小,跟我們平時所認知的「草泥馬」不僅只是一種,詳細分類上來說~ 為2大類(駱馬&羊駝),共4種,分別為Llama、Alpaca、Guanaco及Vicuna,前兩種即是當地最常見也是以家畜為主,後兩種則幾乎為野生。


泥是 Llama 還是 Alpaca ... 萌萌分不清楚 ... 

就外型來說~
Llama:體重大通常都會超過100公斤,耳朵較長呈現彎月形,臉型長,毛質粗糙。
Alpaca:往往只有Llama的一半約50公斤內,耳朵較平圓嘴部較短,臉型圓,毛質柔軟濃密。


相較下通常Llama較獨立且防衛心重,過往常被用於載送貨物,秘魯國旗中左上方的一隻褐色動物,即是Llama駱馬,Alpaca則多用於毛料製作,而我們在網路上常見頭髮長長亂亂的,則是Alpaca Suri。


Guanaco & Vicuna

就外型來說~
Guanaco:體型跟Llama相似,耳朵細小直立,毛皮多以黃褐色為主(脖子到腹部毛色較淺)。
Vicuna:數量稀有,體型比Alpaca再小一些,牠的毛皮屬四種裡最高級的,依據當地法令規定每三年才能剪一次毛,毛質相當柔軟且保暖。



秘魯的軟黃金~羊駝毛

羊駝的毛皮經濟價值多高於羊毛皮,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毛料之一,保暖度佳且觸感高級柔軟,常以當地工藝師傅傳統手工打造,用作輕薄的春夏衣料,或秋冬的圍巾、披風、毛衫、大衣、手套等(也有以羊駝毛製成的羊駝玩偶),連養殖採集過程都十分永續環保,若以等級來分的話 Vicuna > Guanaco > Alpaca,在祕魯旅遊時常可看到兩大廠牌,一是價位較高的KUNA,以及多屬平價的SOL ALPACA。


在秘魯除了有看不完的羊駝外,也有著其他較為獨特的動物~

安地斯神鷲 Condor

通常身長1.2公尺,雙翅展開後能輕鬆突破3公尺,壽命超過50年,是能夠適應5,000公尺高海拔的大型飛禽,象徵著安地斯居民的自由~


秘魯無毛犬 Viringo

為古老犬種已有4,000多年的飼養史,從秘魯安第斯山區挖掘出的石碑、陶塑和金飾,都能看到無毛犬的圖飾,據說前印加時代的無毛犬屬貴族狗,統治階層通常在宗教祭祀和節慶活動上攜其出席,以期獲得無窮能量,且相傳古印加人認為,月食出現意味著月亮神開始憂郁感傷,最終將落下並摧毀大地的一切,而無毛犬正是幫助古印加人躲避災禍的守衛,每當出現月食時,無毛犬就會以嚎叫喚得重現天月,而當地政府還將每年的6月12日定為「秘魯無毛犬日」,無毛犬經常體力充沛警覺性高,與飼主家人則非常親近忠誠。


親自造訪秘魯~解鎖更多特色亮點!
人氣行程立即預約▸▸https://reurl.cc/kyb6Or

踏往非洲的墊腳石~薩丁尼亞島
秘魯~其實應該是這樣!
Nick Lin

/ Nick Lin /

夢想,不一定要奢侈,只要邁出第一步! 旅行,就是讓夢想投進現實的一種可能! 有時不妨說走就走~不限定的漫遊旅行~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