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華中(長江三峽‧湖南張家界‧河南鄭州‧湖北武當山)

感覺自己不太行的時候,就去一趟南太行

玩家帶路
2024·10·05
作者·玩家帶路

山河四省的人常說說,感覺自己不太行的時候,就去一趟太行山!

這種幽默不是空穴來風,但太行山的確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她是一條地理山脈,也是一條文化山脈,還是一條精神山脈。

金秋十月,太行趣野
自駕走一條太行極致穿越路線

一山:太行山
兩路:太行天路、太行一號
三大掛壁:郭亮掛壁、昆山掛壁、齊王寨掛壁

自駕穿越“南太行最具代表性“三條掛壁公路
 
郭亮掛壁
“世界第九大奇跡”“全球最奇特十八條公路”之一“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太行隧道之父”這些響亮的名號都屬於它!
昆山掛壁
昆山掛壁以其特有的陡、窄、長、低、險著稱。要駕駛車輛走這條隧道,除了勇氣,還需要嫺熟的駕駛技巧和豐富的山路駕駛經驗,絕對稱的上是掛壁公路界的天花板!

號稱最難駕駛的掛壁公路,沒有之一,即使走過川藏線,挑戰過318,昆山掛壁公路專治各種不服!
溫馨提示:昆山掛壁路窄彎多,車長超過5.2米慎入。
齊王寨掛壁
齊王寨掛壁公路坐落在懸崖峭壁之間,紅岩絕壁的襯托讓它神秘、含蓄、更具味道。它集郭亮掛壁的紅岩和俊秀,昆山掛壁的窄小和陡險,虹梯關掛壁的原始和猙獰等特色於一身,所以我們稱它為南太行“SHOW”的掛壁公路。
穿過掛壁公路,眼前豁然開朗,進入春秋齊王隱居之地。
太行天路
它是一條掛在雲端的“天路”,收藏了太行山最壯美的一段,在綿延不斷的崇山峻嶺中,迂回盤結,跌宕起伏,猶如一條沒有盡頭,彎彎曲曲的長繩,擁有著仙境般的景色。

太行天路風光無限
太行一號
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似飄逸彩帶在崇山峻嶺間蜿蜒,兩旁山巒起伏,五彩斑斕,行駛於此,處處驚喜,令人心曠神怡。

太行十六拐
感受45°斜坡上引擎聲轟鳴的旅行交響樂,接受一場野性與美麗誘惑的駕駛樂趣!在此你可以體會到車輪與地面的碰撞,方向盤與反應的較量。

溫馨提示:因太行第一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坡度陡、彎度急,上坡的時候一定拉開安全車距,在穿越駕駛的過程中一定慢而穩,一鼓作氣開到山頂,儘量別在中途停車。
小壺口瀑布

黑毛溝大峽谷

太行山的隆起,促进了华北平原的隆起和山西众多盆地的诞生,她是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人们的母亲之山

太行山孕育了眾多河流,是華北平原的“三江源”,滋養著河北、河南人們的家園,北京、安陽、靈壽、邯鄲、鄴城等古城的誕生,提供了生命之源。
太行山是橫亙南北的中國之脊,也是河南、河北山西人們的“空中家園”。
秦嶺太行,共同構成東部中國的中心骨架,和秦嶺一樣,太行也不是“一座山”
太行山,縱貫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全長約400公里,如果算上太行山的余脈,全長則達到了1000公里。廣義的太行山系,其實雲集了諸多名山:

五台山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在中國乃至東亞的佛教界都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雲台山是竹林七賢的避世之所,為中國人提供了另一種精神世界的可能。

王屋山是太行余脈,相傳為黃帝祭天之所,愚公移山之本。
漢魏時又成為道教的“天下第一洞天”。

”——比大更甚。太行之名,巍巍太行,何其廣大,容得下眾多名山大川。
如果說橫貫東西的秦嶺,是分隔中國氣候南北的重要山脈;那麼縱穿南北的太行山,就是高原中國低地中國的重要分野。
中國地貌簡單地分為高原中國和低地中國兩部分,這兩部分的界線剛好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沿線——中國地形二三階梯的分界線,太行山就位於這條“脊樑”的中心位置。

中國東部有一條大型斷裂帶。在斷裂帶以東,是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而在斷裂帶以西,地殼抬升形成了內蒙古-山西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就在此過程中崛起。
太行山留下了震撼世人的三大奇景:塔峰、峽谷長崖,使太行山成為世界少有的巨型地質公園

千折百繞的太行山大峽谷,河水在尋找進入華北平原的道路;塔峰林立的白石山,戰國時嶺分燕趙,遼宋時山分兩國。
然而,讓太行山特立獨行的卻是長崖

太行山不算太高,3000多米的五台山北台2800多米的小五台主峰,已經是太行山高度的極限。太行山不似青藏高原那些雪山以高聳取勝,而以岩壁橫向展開的氣勢撼人心魄,好似一面面紅色的萬里長城
尤其在太行山的中段,以河北贊皇嶂石岩一帶最為著名,也被稱為“嶂石岩地貌”,與丹霞的水韻、張家界的奇秀不同,嶂石岩的崖壁更是一個鐵骨錚錚的北方硬漢,洋溢著剛勁之美
800裡巍峨太行有著眾多的面孔,習慣上,人們會把太行山分成三部分:北太行、西太行南太行,分別對應河北、山西和河南境內的太行山。北太行和西太行較為缺水,而南太行卻是水資源富足之地

南太行所在的新鄉、焦作、濟源一帶地下水豐富,地表泉水眾多,因而有“華北地下水庫”之稱。在南太行的雲台山、郭亮等地,分佈有不少落差巨大的瀑布,如此密集的瀑布群,在中國北方實屬罕見。

有人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南太行,實在貼切。
跟許多大山脈都是大河流域的分水嶺不同,太行山的許多河流水系橫穿山脈而過

借助山西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巨大的地勢落差,沁河、漳河、滹沱河、沙河、唐河、拒馬河、永定河等河流,橫切了太行山主脈,流入華北平原,讓這裡沃野千里。
這些徑穿太行的河流,切割出了山脈中的許多水口,這些水口與山脈上天然的隘口一道,成為重要的通道
太行山最著名的水口、隘口共有八處,並稱為“太行八陘”。
什麼是“陘”?
造成山脈中斷的地方就稱為“陘”,這是太行山周圍地區極具特色的地形方言

太行山不算太高,雖然對古人來說依舊是一道橫亙山西和華北平原間的屏障,但她沒有成為一道明顯的隔斷。
兩千餘年來,太行山一帶經常成為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勢力衝突、融合的區域,“太行八陘”中的井陘,作為縣的名字沿用至今,曾經是陝西、山西入京的交通要道。
據統計,歷史上有50餘起戰爭在太行陘發生,有11位帝王在來過太行陘,有上百位文人留下近200餘首關於太行陘的詩文佳作。韓信正是在井陘“背水一戰”;曹操從滏口陘進入山西,發動壺關之戰;明英宗出居庸關北伐,走的是軍都陘。

太行山的意義也絕不局限於太行山本身,黃河中游的最大支流汾河,正是在太行山、呂梁山等兩大徑向構造體系中發育、起源,哺育了山西最富饒的汾河谷地。

太行黃河,以一山一河之力,命名了今天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個省份——而在歷史上,這片被稱為“中原”的土地,就是中國最早的“山河”。

早期的太行山被中國人賦予開天闢地的神話意象,人們也將其稱為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中國人在這裡探索文明起源。
傳說女媧在這裡摶土造人、煉石補天,涉縣媧皇宮正是紀念這位人首蛇身的創世女神;商王成湯在這裡“桑林禱雨“,在後世百姓的傳說演繹中,成湯從一位皇帝變成了雨神。後羿在此射日,精衛在此填海,愚公在此移山,神農在此嘗遍百草……

在太行東的河南、河北一帶,祖乙遷邢、盤庚都殷,再有安陽、靈壽、邯鄲、鄴城、北京,幾乎就是一部自夏商至明清的中國城市史。
如此悠久的歷史積澱,再加上適宜的地理、氣候等條件,太行山區域也成為中國古代建築遺存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中國現存的三座唐代木構建築全部位於廣義的太行山系之中:南禪寺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佛光寺被梁思成盛讚為中國的“第一國寶”,廣仁王廟是中國僅存的唐代道教建築。甚至就連剩下的“半座”唐構,正定開元寺鐘樓也處於井陘的出口,在古城內與太行山遙遙相望。

“古上黨地區已知宋遼金以前的古建築80座,占到全國半數。”平順天台庵、澤州青蓮寺、長子法興寺、府城玉皇廟、高平開化寺、陽城皇城相府等都是極富時代與地域代表性的古代建築。

太行山是名副其實的文明軸心。
雖然在現代人看來,太行山遠不及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昆侖山脈中的高山聳立入雲,但對我們的先民來說,太行山高大、威武、難以翻越,就是他們面對的第一大山。從而,也讓翻越太行山成為一種象徵,一種堅忍不拔、克服困難的精神象徵。
最新高端火車“絲路夢享號”全列軟卧+觀景大窗+管家服務!
超豪華!中老鐵路「星光瀾湄號」旅遊專列首發
玩家帶路

/ 玩家帶路 /

跟著線控遊中國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