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它成為九省通衢,武漢這座美食之都讓全國的美食與其相互交融。連很多武漢伢除了熱乾麵、武昌魚,都不清楚還有什麼最有特色?什麼最能代表湖北味道? 清蒸武昌魚、紅燒鮰魚、珊瑚鱖魚、荊沙甲魚等28道湖北名菜,武漢熱乾麵、襄陽牛肉麵、四季美湯包等17道湖北名小吃,近300家店鋪散落武漢三鎮,可以承包你一整年的五臟廟! 28道湖北名菜 01.清蒸武昌魚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清蒸武昌魚成為湖北特色名菜之首,身為武漢人,應該沒人有異議。 清蒸即保證了豐盈的肉汁封住得死死的,又不會破壞魚肉本身的鮮嫩,每一口魚肉沾上湯底的調料,肉質白皙鮮嫩,浸在湯汁裡的魚肉鹹中帶甜,嫩滑無比。好吃到味蕾在口腔中歡快的跳躍,一口入魂! 02.紅燒鮰魚 不喜歡清淡口的,紅燒鮰魚瞭解一下!色澤棗紅光亮,鹵汁如膠似漆,魚塊晶亮澤潤,雖軟糯綿滑,卻塊塊完整、不碎不糊。進口則魚骨自分,口感滑嫩鮮香,油而不膩,具有濃厚的楚鄉風味。 03.珊瑚鱖魚 珊瑚鱖魚雖是名菜,不過在武漢的小餐館卻不常見,因其選材講究,製作過程精細。成菜形似珊瑚,汁濃味鮮,鮮美絕人。來上一口香味撲鼻,酸甜適度,酥脆宜人。而且魚肉細嫩滋補,實屬上品! 04.荊沙甲魚 當季滋陰涼血潤燥之極品的荊沙甲魚可是荊州傳統的名菜,取之於洞庭湖的野生龜為主料,經精心烹製而成的。甲魚配上秘制醬料同十幾種中草藥在砂鍋中漫煮,營養美味雙豐收! 05.原湯汆魚圓 武漢人的酒桌宴席是少不了一碗魚圓湯的!如棉花般鬆軟的魚丸入口即化,鮮味直沖腦門,喝上幾口煮過魚丸的原湯,保證你全身細胞都要喊投降了。 06.黃燜圓子 除了魚圓,各種圓子也不缺席,尤其是漢陽升官渡家的黃燜圓子更是老武漢心中念念不忘的老味道,新鮮出爐的黃燜圓子端出來,油光棗紅,熱氣氤氳了臉。不僅Q彈鮮香,酥香可口,極為好吃。 07.黃陂三合 也被稱為“黃陂三鮮”,由魚丸、肉丸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食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色香味美,清淡可口。 08.鐘祥蟠龍菜 “山珍海味不須供,富水春香酒味濃。滿座賓客呼上菜,裝成卷切號蟠龍。”說的就是它。其色澤鮮豔、肥而不膩、肉滑油潤,香味綿長。雖說蟠龍菜一年四季都有,不過現在這個季節才是食用進補的最好時機! 09.魚頭泡飯 家常菜魚頭泡飯向來大受歡迎,中北東路的魚頭泡飯生意異常火爆,一般都要排隊2小時以上,預定好想要提前兩天。但是上菜非常快,點好了馬上就上來了。 魚是現選現殺現做的,有幾種口味可以選。魚頭特別大,魚肉也很入味。吃完了魚之後把湯汁澆在米飯上真是很贊。 10.紅燒滑魚塊 你可能想不到夏氏砂鍋除了砂鍋美味,他們家的紅燒滑魚塊更是一絕,魚肉鮮嫩表皮焦香,掛上紅燒醬汁,忍不住要吃兩大碗米飯。 11.香煎翹嘴鮊 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的翹嘴鮊,口感自然沒得說,肉質細嫩鮮甜,在江水中長大,魚肉也沒了土腥味。一定要趁熱吃,熱時的魚肉更加細嫩。冷了魚肉有些微幹,甜味卻更加明顯。 香煎翹嘴鮊,也叫幹煸大白刁,是最常見的做法。常見的油鹽醬醋,按照“少許”的量將大白刁醃制片刻,下鍋煎至兩面金黃,撒上些香蔥點綴即可。 12.砂鍋魚羊鮮 魚鮮羊鮮魚羊鮮,漢字中的“鮮”字就是“魚”“羊”組成。鰱頭魚和羊的軟骨帶肉部位煲制的滋補菜肴。配上幹制的淮山藥片、枸杞和黃芪等,即可增加熱量又具有補益壯陽的功效,味道也極鮮美。 13.潛江油燜小龍蝦 在武漢的宵夜檔上最出名的小龍蝦,比起蒜蓉和清蒸,武漢人的真愛還是油燜。蝦子當屬產自潛江的小龍蝦最為優質,洗淨後在各種香料的翻炒之下,味道完全浸入蝦肉,一口下去麻辣鮮香,欲罷不能! 14.清蒸梁子湖大河蟹 還原螃蟹本真的味道,清蒸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出鍋後油亮金黃的螃蟹絕對是餐桌上的頭牌,母蟹吃黃,肉嫩黃多,入口鮮香甘甜;公蟹吃膏,肉質細嫩,膏如凝脂。配上蟹醋更能激發梁子湖大河蟹最大的鮮味。 15.辣得跳 辣出武漢味的辣的跳,在吃蝦之前來一隻,釋放食欲,打開味蕾。蛙肉本身香鮮嫩滑,Q彈韌性十足;再經過辣鹵,吃一口辣味就在口腔蔓延,鑽進喉嚨,後勁十足! 16.排骨藕湯 排骨藕湯終於出場了!武漢人最愛粉粉嫩嫩的大塊野藕,滋味濃郁 回口甘甜。熱乎乎的很暖心,蓮藕軟糯且拉絲,湯味純正濃厚,排骨也很軟爛。讓人隔著螢幕都狂咽口水。 17.炸藕圓 每年的年夜飯上,總少不了藕圓的身影。不管是去哪個親戚家或是餐館裡,一定會有這麼一道象徵著團團圓圓的菜。 圓子炸得焦香彈牙,藕的味道純正,偶爾還能吃出顆粒感。油鍋裡滾過最美妙的葷素搭配,藕粒和糯米的清甜昇華了一切,削弱了肉的肥厚,吃起來特別扎實而又不油膩,顆顆貨真價實。 18.珍珠圓子 往常只能在過年期間才能買到的珍珠圓子現在雖不敢說隨處可見,但也沒有那麼好找。何師傅家18塊一斤的珍珠丸子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純手作圓子更是創造過8000斤的記錄。 19.沔陽三蒸 鮮嫩軟糯的沔陽三蒸,吃的是原滋原味、清淡、綿軟。尤其是其中的“蒸珍珠丸子”,美如工藝製品,入口之鮮不能不令客人叫絕。入盤時特別潔白剔透,玲瓏小巧,食之有無窮的美感。 20.粉蒸肉 湖北粉蒸肉注意葷素搭配,一份蒸菜上桌,都有墊底,肉在上面,蔬菜在下面,蔬菜在蒸的過程中吸收了葷菜的油脂和油香更軟糯滋潤,而肉又沾上蔬菜的清香,軟糯不膩,入口順滑。 粉蒸肉肥而不膩的秘訣在於整盤都是肥瘦相間的五花和米粉。 21.臘肉炒菜薹 洪山菜薹炒臘肉做法很講究。菜薹要選洪山寶通寺周圍種植的,要既鮮且嫩,主要吃薹,菜薹鮮嫩脆香,臘肉醇美柔潤,別有風味。 22.油燜小花菇 曾在《舌尖上的中國》中驚豔亮相的小花菇,不僅清香滑膩、質地純正、而且營養極其豐富。一道油燜小花菇讓食材盡顯本味,食客欲罷不能! 23.黃州東坡肉 東坡肉始創於江蘇徐州,完善于黃州。半肥半瘦的豬肉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醇香可口,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24.公安牛三鮮 在公安,比鍋盔更好吃的牛三鮮!只有公安當地的牛肉,才有肉質鮮嫩的牛肉、韌性超強的牛肚和嚼勁十足的牛蹄,三鮮在辣油中翻滾,燉好後肉酥而不爛,鹹辣鮮香! 25.蘿蔔煨牛肉 冬季滋補上品蘿蔔煨牛肉在武漢人的餐桌上也不少見,牛肉軟爛,蘿蔔清香可口,在吸收了牛肉多餘的油脂後口感更加驚豔! 26.蘿蔔燒土豬肉 和蘿蔔煨牛肉一樣也是在武漢人冬季的餐桌上更為常見,不同於牛肉,土豬肉油脂更為豐富,和蘿蔔搭配起來相得益彰!清新解膩的蘿蔔也讓湯底多了一絲甘甜! 27.武漢鹵鴨脖 武漢人對鹵菜,有種對舊時街坊鄰里的親切。嘴裡冒得味道的時候想吃,閑著嘴饞的時候想吃,嘬點小酒的時候更想吃,在路上偶遇都會買點吃。 外地人只識周黑鴨,武漢老饕更愛自家樓下5元一根的鴨脖子,久鹵久泡,味道深入到了肉裡,嗜辣的慢慢吸允,可以充分感受麻辣的衝擊力。 28.羅田板栗燒仔雞 板栗的綿糯和雞肉的鮮嫩構成了這道菜的靈魂,醇甜中帶有鮮香,鹹鮮味濃,不僅原汁原味而且營養價值豐富! 17道名小吃 01.武漢熱乾麵 要說湖北名小吃一哥,只有一位可以稱得上是首屈一指的“龍頭老大”:熱乾麵;無論你有沒有來過武漢,都會對其有所耳聞。這樣一碗飄著麻醬香氣、顏色金黃,吃起來略有些梗人的麵條,卻受到無數吃貨的追捧。 02.襄陽牛肉麵 如果覺得熱乾麵太素,襄陽牛肉麵一定不能錯過;其實全國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牛肉麵種類,而襄陽牛肉麵口味偏重、偏辣,更符合湖北人的口味。 秘制料包加新鮮牛肉燉煮數小時的濃厚湯底,將麵條完全浸泡,每一根麵條都牢牢地將湯汁鎖住,牛肉肉質也因長時間燉煮變得十分軟爛入味。 03.四季美湯包 湯包最適合秋冬。籠屜的蓋子一揭,熱氣如雲四散,一個個湯包端坐其中,薄皮裡兜著一包清鮮湯汁,看著就讓人心頭一暖。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吮湯,再蘸料,嫩薑醋,大口入,這就是正宗四季美湯包的吃法。 04.武漢燒麥 在武漢,沒有人能抵抗重油燒麥的誘惑。燒麥在武漢人的手中,塞進潤滑的糯米,加上厚厚的胡椒,便成了燒麥。 吃掉一個剛出籠的燒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趁熱還要怕被燙到,想一口咬到皮和餡,但一戳破香滑的糯米就直接流出來了,香氣逼人。一邊吃,一邊喝上燒梅店都有的大碗茶,過癮的很! 05.三鮮豆皮 和熱乾麵齊名的豆皮,是武漢人心裡不可替代的過早主力軍之一。這個武漢獨有的小吃,看起來烹飪簡單,但是其中暗藏不少門道。 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的豆皮,裡面一定要包糯米,煎得黃金微焦的豆皮裡包裹顆顆帶勁的糯米,再加上鮮肉、鮮菇、鮮筍的搭配,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滿足感。 06.炸面窩 在武漢,面窩和油條常常出現在早點攤上,它們雖不是早餐的主角,卻也有著不可替代的襯托作用,為一頓豐盛的早餐畫龍點睛。 07.糯米雞 武漢的糯米雞不同于廣州的糯米雞,只有一整團糯米,沒有雞肉,但是味道卻一點都不差。 蒸軟的糯米拌上香菇丁、五花肉、筍乾和醬油調味,捏成團子炸到金黃,外表乍一看還真有點像炸酥了的雞肉塊。趁熱吃,胡椒香、糯米、香菇肉丁一起嚼,鮮辣燙特別過癮。 08.雞冠餃 雞冠餃現在幾乎絕跡,不過依然有屹立不倒的雷師傅,他們家和麵的手法以及溫油的煎炸,給予了雞冠餃靈魂。一口香酥軟嫩微微爆汁,肉給的比別家多,只要2.5塊錢,早上吃一個就能管飽。 雞冠餃是蔥花肉餡的,非常大個,一吃就知道是小時候的味道,每天不到中午就賣的差不多了,且吃且珍惜! 09.炸酥餃 酥餃,武漢傳統過早之一,口感非常甜但是不會覺得膩。外脆裡糯,裹著糖粉新鮮出爐的酥餃,可以讓喜歡甜食的吃貨滿足一上午。 雖然現在酥餃的攤子越來越少,但是只要你能看到的酥餃攤子,那一定是生意好的不得了,就算是藏在街巷深處,也經常是排著隊的。喜食糯米的武漢人,絕對不能放過酥餃這種美味的存在。 10.空心大麻圓 就是常見的歡喜坨又稱歡喜團、麻湯圓、麻雞蛋,在武漢已有百餘年歷史。 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後外脆內軟,外焦裡嫩,色澤鮮豔。咬一口,一聲脆響後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 11.糯米包油條 讓無數武漢人著迷的糯米美食一定是糯米包油條。 糯米包油條的攤位,常見於各大高校周圍或者居民社區裡。現在雖然少見了,但愛吃糯米的武漢人還是會千方百計的搜尋到一些犄角旮旯裡隱藏的小店。 糯米包油條分甜口和鹹口,甜口的撒上桂花糖、黑芝麻、花生粉、黃豆粉,再加半根油條,一口下去滿足感爆棚。咸口的糯米包油條,放上鹹醬、辣蘿蔔丁、武漢酸豆角,別有一番風味。 12.談炎記水餃 水餃是武漢人冬天的人參果。水餃出鍋時,撈起來放在碗裡,一個個浮在湯麵上,有種說不出的可愛。 13.魚湯糊粉 鮮魚糊湯粉泡油條被譽為"武漢一絕",也有人說,它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有著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氣息和味道。 光是看這濃稠的湯底,就能感受到魚肉的鮮香和大顆粒胡椒的辛辣,湯汁濃稠度剛剛好,裹滿每一根粉,不會滑落;再配上一根剛出鍋的油條,邊吃邊冒汗,只能用“爽”字來形容! 14.枯炒牛肉豆絲 枯炒牛肉豆絲,正宗的武漢老杆沒人不愛。老謙記的枯炒牛肉豆絲是招牌,老闆說這是獨家供應的,別家吃不到這個味。 豆絲都是手工製作,越吃越上癮。和牛肉枯炒過後乾脆焦香,酥到靈魂深處。而且店裡還有煮豆絲。 15.粉條包子 和其他應季食物不同,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炎夏酷暑,方便美味的包子都是早點裡受人青睞的。粉條包子更是深受武漢人喜愛,軟糯Q彈的粉條和肉末相搭配,絕了! 16.太和米粑 米粑個頭不小,外皮焦焦脆脆的,撒了白芝麻後更添香氣,內裡白嫩的部分又很柔軟,醪糟味更濃,特別對武漢人的口味。 往白嫩的大米里摻糖,或碾粉或調漿,等到揭蓋的那一刻,空氣香甜到要勾出口水來。圓圓的厚實又大塊,外焦裡嫩,充斥著濃濃的大米香味。 兩塊錢一個的價格簡直是天地良心!看著爐子滾動,散發出淡淡的米香,這股古早味,總能把人拉回到小時候。 17.糊湯米酒 第一次來武漢的人,一臉疑惑,你們武漢人一大早就喝酒的嗎?沒錯,武漢人就愛一大早就喝糊米酒,配著熱乾麵一起,絕了! 帶著桂花味的糊米酒,裡面還有湯圓、紅棗、枸杞,養生又暖胃,食量小的人喝一碗就飽了,早上來一碗糊米酒一天都暖呼呼的。
熱門推薦行程
/ 玩家帶路 /
跟著線控遊中國
如何挑選長江三峽遊輪?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1·03·28
盤點陝西十大特色美食,您覺得哪個更應該上榜?
2022·06·02
西安回民街小吃攻略,看完就餓了!
2021·09·29
《湖北必吃美食榜單》出爐,45道荊楚味,快拿去招待朋友!
2022·06·07
河南美食排行,看你吃過幾種?
2022·05·30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