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所在的地方是布達拉宮的白宮的東庭院--德央夏廣場。(這裡是進入白宮前最後一處可以拍照的地方,從黑色的簾子下進入白宮後,將不再允許拍照錄影。)
布達拉宮分紅宮與白宮兩部分,紅宮高9層,是達賴喇嘛從事宗教活動的地方;白宮高7層,是達賴喇嘛理政和居住的地方。
布達拉宮外觀13層,內部實際功能層為9層(紅宮)。
紅宮高9層,其中的1-4層是基礎層,主要用於承重和穩固建築的功能,不具備生活或宗教活動的功能,第5層至第9層是真正用於日常活動和宗教儀式的樓層。
白宮高7層,1-3層是基礎層,4層以上為辦公及廚房、倉庫等。
德央夏廣場位於白宮正門前面,是一個平坦廣闊的平台,面積為1300餘平方米,是舊時西藏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地點,如跳神、藏戲表演等。
從德央夏廣場面對白宮向上看,有白色的牆體、紅色的牆體、黑色的簾子、黃色的簾子、金色的寶幢和鎏金飾物。
白色代表純潔與慈悲
白色的牆體俗稱“牛奶牆”,是以白石灰為基礎,再混合牛奶、白糖、蜂蜜、冰糖等天然材料的塗料。
每年秋季,布達拉宮會進行大規模刷牆,大量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約在10天左右完成粉刷,這一傳統已延續300餘年。
紅色代表佛法與權力
紅色的牆體(第6、第7兩層)是邊瑪牆,是藏族獨有的建築工藝。
邊瑪牆是用邊瑪草砌築而成,這是一種生長於高寒地區山中的灌木(檉柳),這種灌木質地堅硬,枝條直長,且能防蟲蛀,不易腐壞。製作時需將柳枝去皮曬乾,用牛皮繩紮成束,再以木釘固定成牆,最後染成赭紅色。
邊瑪牆的使用在西藏歷史上有嚴格的規定,任何建築的邊瑪牆不能高於布達拉宮的邊瑪牆。
黑色代表威嚴與辟邪
布達拉宮的門窗上掛有黑色的簾子,窗框塗有黑色的梯形。黑色的簾子主要以犛牛尾為原料手工編織而成,具有天然防水、透氣、耐寒,經久耐用。
黑色在藏傳佛教中代表護法神金剛手菩薩的威嚴,可抵禦邪祟。
藏族早期遊牧時期,黑色的犛牛角被視為驅邪的護身符,常懸掛於帳篷入口。定居後,這一傳統演變為將門窗塗成黑色梯形,懸掛黑色的犛牛簾子。
黃色代表大地與尊貴
在藏族文化中,黃色代表著大地的色彩,是豐收與富饒的象徵。
黃色也代表著尊貴,黃色用於屋簷、佛殿的裝飾,象徵佛教的至高教義及達賴喇嘛的尊貴地位。
黃色哈達通常敬獻給尊貴的客人、高僧或置於佛像前,是尊貴、榮耀與地位的象徵。
金色代表光明與永恆
紅宮的屋頂上有鎏金銅板瓦的歇山式小屋頂,紅宮白宮的邊瑪牆上鑲嵌著耀眼銅鎏金裝飾物(祥麟法輪、十相自在),建築頂端四角裝有金色的寶幢等佛教飾物,這些鎏金裝飾在陽光下金光閃爍,歷經幾百年仍璀璨奪目,富麗堂皇。
金頂、法輪、寶幢等金色裝飾象徵佛法的光輝普照,不斷旋轉,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