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莫高窟 你有沒有想過,若干年後,你準備出發旅行,打開手機--輸入目的地,結果卻是“查無此地”,會是怎樣的感覺?
那個本該在地球上熠熠生輝的地方,經過歲月和人類活動的打磨,變成了塵土,“消亡”這個詞,就讓人太過沉痛了。
敦煌莫高窟,或許終究逃不過這樣的命運。 有專家預估,無論如何,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黃沙中。
旅行菌一直對敦煌、對莫高窟有種敬仰,以至於內心不夠豐盈之前,不敢輕易踏足。 莫高窟每天的門票,需要提前預約,並且限制人數,超過限定,便無法進入洞窟觀賞,而且還不允許拍照,不允許用手機、相機。 開始我不理解,後來才瞭解到,為了保護洞窟壁畫,敦煌研究院對每一個洞窟進行即時監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和空氣滲透率,一旦有害物質超標,洞窟會立刻關閉。 這也是我們去旅行時,門票包含最多12個洞窟的原因。 儘管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拼盡了全力保護洞窟的完整,但只要有人觀賞,那就必然會 帶著敬仰與害怕它消失的心情,我還是踏上了前往大西北的列車。 通過觀影主題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為我們講述了莫高窟的發展。
西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鳴沙山東麓,忽然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最是興盛,在武則天時就有洞窟千餘個。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鮮為人知,幾百年裡基本保存了原貌。
隨後,坐上前往莫高窟的大巴車,這場關於千年藝術的探尋,就真正開始了。 我真的好想讓大家都去看看它,但又真的好害怕。 害怕若干年後,那些壁畫、飛天只存在於部分人們的腦海中; 也害怕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氧化了洞窟的牆壁,模糊了壁畫人物的臉龐; 更害怕有些人去動手觸摸,導致壁畫脫落。 在莫高窟停留了一整天,才不舍的離開。 內心還沉浸在那個盛大的佛教世界裡,意猶未盡,旅行菌又去看了情景劇《又見敦煌》,在這裡我又探尋到了另一個故事。 在劇裡,研究敦煌學的學者,穿越時空,和一個叫做王圓籙的道士對話,講述了莫高窟遭受一場空前浩劫,有多麼令人心痛。
這個原本是農民,逃難到敦煌的道士,皺著眉頭,大聲的喊著:“我後悔啊!我真的不知道啊!” 他不知道1900年,在清理16窟的積沙時,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 裡面存放著從4世紀到11世紀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後來經他之手,上萬件流失海外。 他不知道,英國人斯坦因謊稱自己是印度人,騙王道士為了把玄奘當年取得的真經,重新帶回印度發展。 王道士一聽《西遊記》裡好像有這事兒,200兩銀子,29箱藏經洞裡的經書、圖畫、刺繡,拿走吧。 他不知道,法國人伯希和是個地道的“中國通”,三言兩語聊一聊,王道士就高興了,進入藏經洞隨便翻閱、隨便挑揀,花了500兩銀子,帶走了最精華的6000卷古書經文經典。 從無人理睬的小道士,這一下子變成了“文化傳播的使者”,後來日本人、俄國人、美國人也沒落下,分別運走了一批批經書。 如今,莫高窟文物被收藏到巴黎國家圖書館、盧浮宮、東京國立博物館、俄國東方學研究所、哈佛大學等地,唯獨留在中國的寥寥。 但時間從來不會因為你的悲痛而停止,莫高窟消亡的命運,也從未在歷史的長河中改變。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來到莫高窟,剝離了唐代精品壁畫26塊,旅行菌在莫高窟看到剝離後的壁畫,心痛到淚目。 還雇了當地人鋸下一尊半跪式供養菩薩像一身,以及北魏彩塑飛天。 經書拿走了,壁畫和菩薩像運走了,無限的貪婪和掠奪,讓莫高窟傷痕累累 一千六百多年的時光,讓莫高窟從無到有,從繁盛到逐漸走向消亡... 莫高窟,再也經不起任何的傷害了,我們卻無法修復,更無力逆轉。 它在漫天的黃沙中存在了上千年,卻終有一天,將歸於黃沙。 這種難過,只是想想便覺心痛。
熱門推薦行程
/ 玩家帶路 /
跟著線控遊中國
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十大看點,你get過幾個?
2021·06·18
青海湖畔油菜花盛開之時,驚豔到讓你哭……
2021·06·20
新疆禾木村:它有著“中國第一村”的美譽,一年四季風景如畫
2024·04·22
敦煌莫高窟(1)正在消失的莫高窟
2021·07·07
落入人間的翡翠——青海大柴旦翡翠湖
2023·05·20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