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餃子Пельмени這個字來自烏德穆爾特語пельнянь,意思是“耳朵麵包”,指的是像耳朵形狀的食物。俄羅斯餃子何時第一次進入俄國菜譜還不明確,有一種說法說它來自中國,因蒙古帝國出征西伯利亞時帶過來,再傳入歐洲。不過大部分俄國人則認為,餃子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明的,所以俄羅斯人也習慣將餃子稱爲西伯利亞餃子。

俄羅斯餃子包羅萬象,除了我們常見肉餡餃子外,素餃子餡主要是馬鈴薯、起司、蘑菇、波菜等,還有包著各種果醬的甜餃子,如奶渣、藍莓、草莓、櫻桃等等,好像甚麼都可以包進餃子內。
台灣的餃子餡幾乎都是鹹的,通常佐料備有白醋、醬油、蒜及辣椒,而俄國餃子鹹的佐酸奶、沙拉醬或番茄醬,甜的則佐果醬或酸奶。

台灣餃子包的像元寶,俄羅斯大多鹹餃是圓,甜餃則是半月狀,而歐洲其他國家也有很多特色餃子,例如義大利餃Ravioli(大多為方形)、德國餃子Maultasche(形狀像義大利餃,但做的比較大)、中亞饅提餃Manti(似蒸餃)、喬治亞卡里餃Khinkali(似小籠湯包,也要黃金18摺,是用手抓著吃,不吃頭的部分)。
防疫期間吃了不少餃子,你心目中最愛哪一種呢?
#Russia
#Moscow
圖片來源:
Flower photo by timolina -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