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中國人的宵夜有圖騰,那麼必然是小龍蝦莫屬。


從來沒有一種食物能像小龍蝦這樣,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打破一切地域歧視和戶口壁壘,佔領從東北到海南的胃口。根據“堆出於岸,浪必催之”的“浪催定律”,隨著小龍蝦的興旺發達,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恐怖傳說產生了。
比如說小龍蝦是日本軍隊引進中國處理屍體的、是一種基因改造的生物、外國人從來不吃……這些謠言每年小龍蝦上市的季節都要再傳一遍,以便某些人增加智力優越感。其實,外國人不怎麼吃小龍蝦,只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林牧副漁大國沒有發揮戰鬥力而已。

“小龍蝦”是個龐大的家族
小龍蝦是中國人對淡水龍蝦的稱呼,在全世界有26個屬、540多種,其中大部分自然分佈在北美洲,占世界種類的70%。現在正在被中國人大吃特吃的,叫做“克氏原螯蝦”。它是原產北美洲、走西方資本主義邪路的物種,因為適應力強、生長繁殖快,是目前商業化最成功的淡水龍蝦品種。
當初這種小龍蝦確實是日本人引進中國的,不過當時的目的是給牛蛙當飼料。至於說是侵華日軍拿來處理屍體的轉基因物種的那些位,拜託你們搞清楚日本戰敗8年後的1953年,人類才第一次發現DNA雙螺旋結構長啥樣。

中國人是怎麼開始吃小龍蝦的?
小龍蝦漂洋過海來中國之後,一直默默無聞。直到上世紀80年代,憑藉著其強大的繁殖力和適應力,沿著江河水系擴張地盤,在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上海、山東等10多個省(市)和地區站穩了腳跟。但當時人們對這種外來入侵物種沒有太多食欲,偶爾撈一些喂鴨子和豬。
就在野生小龍蝦們悶聲大發財的時候,改革春風吹滿地,走上發財致富的湖北農民發現這種蝦不僅可以吃,還可以養殖。在1990年代初,小龍蝦迅速走上了湖北、安徽、江蘇一帶大排檔的飯桌。而賣小龍蝦的商販在數錢手抽筋之餘順手展望了一下國際市場……於是到2003年,中國累計出口小龍蝦製品約22.5萬噸,創匯1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農民在野外捕撈的,小部分是養殖的。野外的小龍蝦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終於得到了有效的控(mie)制(jue)。
外國人也吃小龍蝦嗎?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了,我們剛剛說漏了嘴。是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水產商人就發現小龍蝦在外國挺受歡迎。
克氏原螯蝦的故鄉,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人民本來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產地。他們熱愛把小龍蝦和辣椒、土豆和玉米一起燉,加入一種cajun醬料,然後整鍋倒在桌上吃。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人剛剛發現小龍蝦可以吃的時候,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人民吃掉了全世界70%的小龍蝦。法國人吃小龍蝦有幾百年的歷史,烹飪方式也比較講究,他們會把小龍蝦去殼,用白葡萄酒調味,再加上奶油湯汁燉。當然,烤也是可以的。
在吃小龍蝦上同樣歷史悠久的還有北歐人。瑞典甚至有一個幾百年歷史的龍蝦節,他們在每年8月,用鹽水、洋蔥和蒔蘿煮小龍蝦,佐以烈酒,作告別夏天的狂歡。至於德國人,他們直接用鹽水煮了吃,不愧是地獄最好的料理人。
不過,總的來說,除了豪放的美國路易斯安那人民,歐美人吃小龍蝦的總量確實不算多,因為主要靠捕撈野生資源,產量上不去。尤其對大部分歐洲人來說,小龍蝦並不是一種常見的食物。

吃 貨 大 爆 發 !
2003年,中國的經濟總量不到美國的1/5,全中國小龍蝦產量大約是不到5萬噸,這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的小龍蝦產量。
2006年,中國小龍蝦產量變成了10萬噸,跟美國產量差不多了。
到我們喜迎奧運的2008年,中國小龍蝦飆升到30萬噸。與此同時,經濟總量從不到美國的1/5,變成了1/3左右,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現在,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至於小龍蝦領域,則用年產小龍蝦60萬噸碾壓了全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產地,一個是湖北潛江,一個是江蘇盱眙,現在這兩個地方的小龍蝦產量,就比當年整個美國的小龍蝦產量還多。
美國人立即讓出了世界第一大淡水龍蝦生產國和消費國的位置,然後毫不臉紅地從中國進口了數以萬噸計的小龍蝦製品。現在他們有2/3的小龍蝦是從中國進口的。
歐洲人在發現中國可以提供這麼多美味廉價的小龍蝦之後,也立刻把小龍蝦消費量從可以忽略不計提高到了一年6-8萬噸,其中80%來自中國。來自中國湖北、加了十三香的小龍蝦,甚至在小龍蝦吃貨原產國瑞典獲得過小龍蝦節的美味冠軍。
在歐美人為中國的小龍蝦淚流滿面的時候,如果他們聽到中國居然還有造謠“外國人不吃小龍蝦”,一定會把手裡的茴香小龍蝦、香辣小龍蝦和龍蝦尾摔他一臉。
說著說著小編都流口水了,奔向美味小龍蝦之前,吃貨們一定要瞭解吃小龍蝦的注意事項啊!

蝦頭和蝦線千萬不要吃
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大部分飯店為了省事出售的小龍蝦基本不除去蝦頭,所以在飯店食用龍蝦的時候千萬不要食用蝦頭;而蝦線作為龍蝦體內僅次於頭部第二髒的部位,因此建議大家在吃龍蝦前一定要把蝦線去除。
肉體鬆軟無彈性極有可能是死蝦
小龍蝦死後腐壞得很快,會分解產生組胺等有毒物質,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後容易導致腹瀉等腸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體健康。烹調加工後的小龍蝦端上來後,如果有濃烈腥味、蝦體散開發直、肉體鬆軟無彈性、顏色變深、殼身有較多黏性物質等現象,那麼就極有可能是死蝦製作的。
烹製前龍蝦要放清水餵養24小時
建議在烹飪加工前,一定要放清水餵養24小時左右,這樣,龍蝦可以吐出體內的代謝物。另外,由於龍蝦的生存能力極強,往往一些龍蝦是從小水溝裡打撈上來的,所以一定要用刷子將龍蝦好好清洗,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就基本可以下鍋烹製了,一定要高溫煮熟煮透,可通過觀察蝦仁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煮熟。此外,龍蝦體內多有肺吸蟲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蝦,就容易感染肺吸蟲病和導致胃腸道中毒。龍蝦煮熟後應當立即食用,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須重新加熱。
龍蝦好吃但不可多吃
吃龍蝦時,不要一次食用過多,因為龍蝦是高蛋白食物,部分過敏體質者會對小龍蝦產生過敏症狀,如身上起紅點、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龍蝦。同時,小龍蝦是含嘌呤較高的水產品,而高嘌呤易形成高尿酸,從而導致痛風的發作,所以痛風病人也最好不要食用龍蝦。
龍蝦死亡時間越長積累的毒素越多
龍蝦之所以新鮮美味,是因為龍蝦體內含有豐富的組胺酸,但龍蝦一旦死亡,體內的組胺酸就被細菌分解成為對人體有害的組胺物質。還有,龍蝦的腸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質,死後體內極易腐敗變質。特別是隨著龍蝦死亡時間的延長,蝦體內積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會出現中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