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是地球上最後被發現的大陸,直到19世紀末才真正開始被寫入人類歷史~
過往在歐洲一直有探索南方大陸的傳統...
不過從多次進入南極而未發現大陸的庫克船長開始,眾多探險隊花了140年才真正開始認識南極。

南極的旅遊季從每年11月初開始,到隔年的3月底結束,
在主要分為3段不同的時間前往南極,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11月初至12月中
在冬天積累的冰蓋開始消融,部分冰山也開始解體,形狀各異地漂浮在海面上,同時又保留著極地特有的冷峻,壯麗的冰川及清新的雪景令人心曠神怡,此時正是企鵝和海鳥們的求偶季,於遊輪航程中登上陸地後,有機會觀賞到公企鵝的撩妹實錄,或著是看到在浮冰上慵懶的海豹及海象,若航線是有到『福克蘭群島』或著是『南喬治亞』,除了像國王企鵝、巨型象海豹及眾多鳥類如黑眉信天翁、福克蘭鷚、遊隼等,同時可欣賞春天盛開的花朵。

在南極酷寒中生存的動物,每到了12月份,便迎來了生命中的春天~
企鵝們求偶示愛銜著石頭築巢,在南極半島與以北的南設得蘭群島,帽帶企鵝和巴布亞企鵝,多已開始孵育寶寶了,在此期間抵達南極,除了有機會看到小企鵝的孵化外,還可以看到賊鷗偷企鵝蛋的場景,在企鵝繁殖季節時,賊鷗經常出其不意地襲擊企鵝的棲息地,叼食企鵝蛋或雛鳥,而不同種類的企鵝,也會由遠離海岸的巢穴前往海中覓食,並在兩地之間不斷往返,走出一條條『企鵝公路』。

企鵝是由雌、雄企鵝來輪流孵蛋,但對於體型中最大的皇帝企鵝來說,孵蛋就完全是雄企鵝的工作了!牠們不築巢,是直接把卵放在雙腳上,用充滿脂肪的大肚覆蓋來維持溫暖,經過約60天左右站著孵蛋,直到小企鵝破殼而出,而這段期間雌企鵝便到海裡去補充營養,等小企鵝孵出後一同養育。
12月底至2月初
此時南極區域進入了全年最長的日照,極圈內也迎來了永晝,在這個時期可拍攝「日不落」景象,也可在遊輪甲板上或艙房陽台前享受沒有黑夜的晚上,感受南極每年中最溫暖的時刻,氣候穩定而野生動物在此時也最為活躍,除企鵝外另有海豹、小鯨鬚和齒鯨的蹤跡,也從這一時期開始大幅增加,溫暖的氣候加快了冰山融化,讓需要乘坐橡皮艇前往陸地的水道也因此增多,由船公司安排的登陸活動也更加順暢。
2月中至3月底
夏季開始進入尾聲,這時在南極的太陽也會短暫的落下,每天的日出與日落低矮地掛在天邊,當貼近冰川山巒為藍白的冷酷仙境染上一層金黃色調的暖意,此時南極的風景最為宜人,天候狀況仍然暖和,野生動物依然活躍,雖然部分的動物會開始遷徙避寒,但這時段是南極全年中最佳的觀鯨期,大量鯨類洄游到南極捕食,如座頭鯨,小鬚鯨,虎鯨...等,將有機會捉捕到在海中翻滾擺尾的身姿畫面,同時在此時,已經脫毛換羽的企鵝寶寶,將跟隨父母下海向北游到溫暖的水域。

若已有前往南極旅遊的打算,不如開始著手規劃預計的旅程及可搭配(請假)的期間...
在這大致整理各時期南極的概略分析,比較在不同時間前往南極的天氣、景緻、動物等。
11月初至12月中
天候狀況:★★★☆☆
水域航道:★★★☆☆
自然景觀:★★★★☆
野生動物:★★★☆☆(企鵝求偶交配期)
旅遊費用:★★★★★(稍低)
12月底至 2月初
天候狀況:★★★★☆(極晝)
水域航道:★★★★☆
自然景觀:★★★☆☆
野生動物:★★★★★(活耀)
旅遊費用:★★☆☆☆(稍高)
2月中至 3月底
天候狀況:★★★★☆
水域航道:★★★★☆
自然景觀:★★★★☆(獨特)
野生動物:★★★★☆(賞鯨)
旅遊費用:★★★☆☆(居中)

在南極半島僅有四種顯花植物,同時也有蚊子、蒼蠅、蟑螂...等約有40種的昆蟲,海中的磷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南大洋中各種鳥類、海豹、企鵝,尤其是鯨魚賴以生存的基礎,為南極海洋生物鏈中重要的食物鏈。

在鳥類的部分,「信天翁」是南極地區最大的鳥類,而「威爾遜風暴海燕」是南極最小且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而在我們對南極的標誌性印象裡,絕大多數一定會想到企鵝~ 由於全球的暖化造成南極地區的氣候驟變,雨多雪少嚴重威脅著企鵝的生長環境,牠們擁有與生俱來的神奇方向感,即使在200公里外的區域,也可輕鬆地地引領到自己的巢穴,企鵝以磷蝦、小型魚類和烏賊為主食,天敵則是海豹、鯨魚,和尤其在孵蛋期間的賊鷗。

在南極旅遊期間多會發現,企鵝每次出海前都會看似耗呆的站在海岸邊,通常大約會超過半小時以上,起先沒有一隻會先跳下海中捉補食物,因為是怕海裡的鯨魚或海豹...,所以會一直猶豫不決的不跳下海,但往往只要先有一隻下水後,其他的就會一窩蜂的跟著一起跳。

南極地區有萬隻的「帝王企鵝」、約60萬隻的「巴布亞企鵝」、超過200萬之的「國王企鵝」、各約300萬隻左右的「阿德利企鵝」及「跳岩企鵝」、約750萬隻的「頰帶企鵝」和1,000多萬隻的「馬可羅尼企鵝」...等,而海豹有六種,分別是象海豹(鋸齒海豹)、豹形海豹、威德爾海豹、食蟹海豹、羅斯海豹和南極海狗,總共約有3,200萬頭,占了全球海豹總量的九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