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世界遺產(Ⅰ)雅典衛城 文明、神話、宗教在希臘興盛了一千多年。建於西元前四四七-四三二年的雅典衛城(Acropolis, Athens ),可以說是「希臘全盛時期」的建築藝術代表作品;衛城中最精采的希臘建築藝術遺跡包括巴特農神殿Parthenon、艾瑞克提翁神殿Erechtheum、山門Propylaea和無翼勝利女神廟Athena Nike。這些被認為是希臘民族精神和審美觀的完美建築,於西元一九八七年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雅典城得名於女神雅典娜,衛城則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地方,原為雅典城主城堡,西元前五世紀改建為宗教活動中心。所謂「衛城Acropolis」意思為高丘上的城市,有兩種意義:一、是祭祀的聖地,建有雄偉的神殿。二、是國家城市(polis)的防衛要塞。 衛城的建築與地形結合緊密,頗具匠心。因此,如果把衛城看作一個整體,山崗就是天然基座,而建築群的結構、陳設、佈局安排,則隨著城堡基座高低起伏,構成完整的一體。 無翼勝利女神廟建於西元前四四九〜前四二一年,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亞人與愛奧尼亞人共同創造的建築藝術結晶。勝利女神她不僅主導戰爭勝敗,也掌管其他賽事的勝利。神廟採用愛奧尼克Ionic柱式,前後有著四根愛奧尼亞式列柱,內有一尊沒有翅膀的雅典娜神像,據說在爭戰中力求勝利的雅典人,故意將勝利女神翅膀切下,能將勝利榮光永留雅典。 艾瑞克提翁神殿位於巴特農神殿的對面。這是一座愛奧尼克式神殿,建於西元前四二一〜前四零五年,是衛城計劃中最後完成的重要建築。神殿因其形體複雜和精緻完美而著名。它的東立面由六根愛奧尼克柱構成入口柱廊。南立面的西端,突出一個小型柱廊,用六位女性雕像作為承接柱,在古典建築中相當罕見,她們束胸長裙,輕盈飄逸,是這座神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神殿中的雅典娜女神雕像則是所有雅典娜雕像的藍本。 有關神廟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一說為紀念傳說中的雅典王艾瑞克提阿斯,另外一種說法,是為紀念希臘英雄艾瑞克提蘇尼阿斯,但不論是哪一種說法,都足以證明,衰弱中的希臘子民,希望尋回往日的光榮。 巴特農神殿是雅典衛城建築群中的非常傑作,是古希臘著名建築遺跡的璀璨明珠,有「希臘國寶」之稱,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供奉雅典娜女神的主神殿。 巴特農神殿建於西元前五世紀中葉,公認是多利克式希臘柱Doric三種希臘古典建築柱式中最簡單的一種)顛峰之作。與一般神殿設置的目的不同,巴特農神殿並不是為了聚會祈禱或是王公權位而設計,它是祭祀和慶典用的聖地。 西元前四四七年,為慶祝對抗波斯侵略者勝利,神廟在雅典政治家伯里克里斯的主持下,由建築師伊底諾斯和雕刻家菲底亞斯共同承建,西元前四三八年建築本體完工。同年由菲底亞斯用黃金和象牙製作的巨大的雅典娜女神像在廟內落成。 神殿為校正視覺的誤差,將基座臺基的棱線向上拱起成弧線形,東西端中部高起六十公分,南北兩側的棱線中線處高起一百一十公分,檐口、檐壁的水準線因偏離一般水準線,也只能拉高處理,角柱的軸線向裏傾斜六十公分,各柱軸線按其延長線在臺基上空二點四公里處相交的規律排列,避免了外傾感。然而,這一個藝術傑作,因為在西元五世紀被東羅馬帝國皇帝改為基督教堂,雅典娜神像被移去後失蹤,成為世界藝術史上的一大憾事。 一四五八年土耳其人佔領雅典後將神殿改為清真寺。一六八七年威尼斯人與土耳其人作戰時,炮火擊中了神殿中的一個火藥庫,炸毀了神殿的中部。一八0一-零三年,英國七世埃爾金Elgin勳爵在並未真正得到希臘人許可的情況下,將巴特農神殿洗劫一空,帶走了所有能搬動和切走的寶藏,包括神廟三角墻上割下的十九個浮雕、十五塊墻面、五十六塊中楣、一個女性雕像、十三個大理石雕頭部雕像以及其他碎件。許多原屬神殿的古物,現散落在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地。大英博物館現稱這批收藏為埃爾金大理石(Elgin Marbles)【清朝末期他的兒子埃爾金八世勳爵又一把火燒掉了圓明園,讓中國的文化古跡之一永遠成為歷史。】讓巴特農神殿的浮雕成了英國與希臘外交史上的不癒傷痕。 西元一九七九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了「國際文化遺產回歸促進會」,英國婉拒成為會員國,理由是「為避免某些特殊環境下的尷尬」,不難理解,英國人自知洗劫文化遺產歷史的序幕是由他們拉開的,甚至世人從此以埃爾金勳爵的名字,衍生名詞Elginism「埃爾金主義」來代表一切的文化洗劫者。
熱門推薦行程
/ 莊立育 /
一起感受東西文化差異,各國風土民情,從中相互感染,發掘各種美好的存在,欣賞各方生活智慧、文化內涵、品嚐美食,進而品味藝術經典、建築風格,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希臘的世界遺產(Ⅰ)雅典衛城
2021·08·02
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古希臘?
2021·10·01
由地中海文明漫談歐洲
希臘的世界遺產(Ⅱ)提洛斯島Delos-阿波羅神出生地
星空 非常希臘(下)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