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美東‧美加東

品飲雞尾酒之后~曼哈頓(下城口感)

Nick Lin
2021·08·31
作者·Nick Lin(啟動微醺的節奏)

或許你不曾喝過,但應也在親友聚會、酒吧裡聽過它無數次的大名~雞尾酒之后『曼哈頓Manhattan』。

在眾說紛紜的由來中,有一說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之母Jennie Jerome,在19世紀末某個競選晚宴上所提供,但普遍較為可靠的說法,則是同樣在1860年代間,在紐約的Manhattan Club裡,酒保無意間的神來佳作!
 


無論是哪一種版本,這杯雞尾酒喝來一定要對味,但常被誤解為必須像喝馬丁尼一樣必須「Dry」?原始的Manhattan是用純正美國Rye裸麥威士忌調製,一度在美國禁酒時期中,改以加拿大威士忌取代,酒氣散發出特有的香草味與酸度,而柳橙皮油更能帶出些許細微的甜味,加上夠分量的苦艾酒及足量的融水率,就能讓這杯酒的口感更滑順!


如同紐約『曼哈頓』一樣,多數人對她的主要印象就是... 車水馬龍、高樓大廈、自由女神像,街頭充滿著西裝筆挺忙碌洽公的人群,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時不時就有觀光團的導遊,以不同的語言介紹著街頭巷尾的大小景物,總讓人有著匆促的氛圍。但身為世界級一線大城,每次造訪都能發現嶄新事物,富含極具特色的藝術文化及五花八門的休閒娛樂,眾多景點及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一來再來!

紐約.曼哈頓(下城區)


1876年法國為了紀念美法聯盟所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自由女神像」、世界最大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象徵華爾街經濟永不衰退的「銅牛」... 就... 不再提惹~ 而下城區泛指14街以南的這塊範圍,從格林威治村延伸至南端的金融區與砲台公園,其他還包括著名的蘇活區、小義大利區、華埠等,每一個區塊擁有各自鮮明的文化,保有著不跟風又能引領潮流的特性!

 


格林威治村


許久之前曾是一片沼澤的「華盛頓廣場」,是充滿波希米亞風格的格林威治村中心,西村從廣場建立以來,已成為眾多藝術家的棲身之地,而東村則是過往龐克族的流行區域,染有怪誕色調的刺蝟髮型,叛逆的鼻環與花色大膽的服飾,是70年代反社會與反商業的龐克族代表形式。

 


每年的春秋兩季,廣場都會舉辦大型的戶外藝術活動,樹立在前醒目的標誌是建於1889年的大理石拱門,右側有隱藏式樓梯可攀登其上,兩側的華盛頓雕像,則代表著和平時期與領戰時期的華盛頓。周圍隨處可見的NYU旗幟,則是與市區融為一體的「紐約大學」,不同於多數校園,校舍是分散在附近的各個高樓大廈。

小義大利區&中國城


隨處可見綠白紅三色國旗,匯集了炫彩繽紛香味四溢的義大利餐廳,每年9月中旬,街上會舉行為期10天的歐式慶典,以榮耀拿坡里的守護者聖雅納略San Gennaro。往南則銜接著「中國城」,路上隨處可見的中文招牌及華裔居民,各式各樣的中式麵館、港式點心,在此不用擔心英文不好,處處都是華語~每逢春節這區更是熱鬧非凡,卓林廣場有座林則徐雕像,不遠處還有孔夫子廣場,都是中國城的地標。回顧1870年來到美國協助修築鐵路的中國工人,因當時受限於排華法令禁止家人前來,因此這區又被稱為單身社會,一直到了二戰結束,美國陸續放寬移民條件,使中國城的範圍越來越大,甚至擴及到了北端的義大利人聚集區域。

 


蘇活區~前衛的時尚購物街

 

SOHO一詞來自South of Houston Street,即是休士頓街以南的縮寫,是藝術自由與前衛設計的代名詞,1980年間這裡還是個廢棄倉庫區,後來因便宜的租金和內部寬敞的建築,吸引大量藝術家及地產創投湧入,獨特的時尚鑄鐵建築增添街景魅力,匯集了許多服飾品牌與特色小店,絕對值得逛上一整個午後。

 


世貿中心交通樞紐/The Oculus


前身是在911攻擊事件被毀壞的中心車站,耗資近40億美元重新打造後,於2016年3月4日重新啟用,不同過往結合了車站與購物廣場,整體設計概念是從雙手中將鴿子釋放而來,有著浴火重生的涵義。另一頭則是連續多年被評為紐約折扣店第一名的「21世紀百貨」,時常能用媲美Outlet的折扣價,買到CK、DKNY、FOSSIL、GUESS、TOMMY HIHIGER、POLO...等名牌商品!



布魯克林大橋


已有百年歷史是美國最老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採鋼鐵製成的懸索大橋,1,825公尺長的橋面,橫跨了紐約東河連接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經典的橋塔設計是眾多電影裡的場景。

 



親自造訪美東~解鎖更多特色亮點!
人氣行程立即預約▸▸https://reurl.cc/4d7M7K

一千零一公里.日本自駕漫遊之旅
品飲雞尾酒之后~曼哈頓(中城風味)
Nick Lin

/ Nick Lin /

夢想,不一定要奢侈,只要邁出第一步! 旅行,就是讓夢想投進現實的一種可能! 有時不妨說走就走~不限定的漫遊旅行~


收聽最新一集

PODCAST